網誌

從香港電影《濁水漂流》探討自我慈悲和對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濁水漂流》可能打動了不少人的內心。電影內容講述一群在深水埗無家者被排斥,而他們珍而重之的個人物品被政府帶走的故事。最終,這群無家者提出民事訴訟,只獲得二千元港幣的賠償。電影中其中一位無家者是一名越南難民,他與妻子和兒子失去了聯繫。在社工的幫助下,這位越南難民終於與住在挪威的兒子恢復了聯繫。對於能夠透過網上看到兒子和與他交流,他感到異常驚訝和高興。除此之外,他充滿好奇心,渴望了解兒子生活的一切。然而,當他的兒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時,這位越南難民卻要求他不要這樣做,臉上更流露出尷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為一名曾經入獄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內疚和羞恥所淹沒,在服食最後一劑的海洛因後自殺身亡。

我感到十分好奇,假如這名越南難民的兒子真的來到香港,發現父親是曾經入獄,並且是一位吸毒者和無家者,會有什麼感受呢?他會為父親的生活感到難過嗎?這位兒子是一名挪威的建築師,他會因為自己比父親富裕而感到內疚嗎?他會覺得自己有責任照顧年邁的父親嗎?還是他會因為父親在他童年時期沒有好好地照顧他,以及未能盡好父親的責任而生氣呢?重逢之後,這個兒子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反應。也許他可能會嘗試在經濟上照顧他,確保他有安穩的居住地方,也有機會定期從挪威回來探望他。相反,他亦有可能給父親一大筆錢,然後離開,決心不再與父親有任何聯繫。如果你是這名兒子,你可能也無法想像經歷這次重逢的複雜情緒,而這些情緒也有機會像他父親的羞恥和內疚一樣難以承受。事實上,當看這齣電影時,作為觀眾的你可能也會經歷複雜的情緒,讓你感到不知所措。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和修復需要修復的東西,去愛那個真正的自己呢?

根據書本Trusting the Gold的作者Tara Brach的說法,我們需要培養對內在情緒的覺察,特別是在面對痛苦時所經歷的傷害。只有懷著一顆開放的心,我們才能願意接受痛苦帶來不舒服的感覺。例如,如果這位越南老人嘗試以開放的態度來接受那些強烈的內疚和羞恥感,那麼他便可以接觸失去妻子和兒子的舊傷口。當有了這種覺察,他或許能夠不帶批判和清晰地體驗痛苦,明白到負面情緒是真實的,而不是個人的問題。這種試圖接觸自己的內在情緒比迴避的態度可能令他覺得這一切並非難以承受。漸漸地,他可以把自己經歷的內疚和羞恥轉化成悲傷和關懷。這樣,他有機會開闢一個新的方式,以愛和奉獻精神與兒子重新建立聯繫。儘管父子之間的情況極端,可能會在重新建立關係時遇到不少的困難。但是,如果能夠對自己經歷痛苦的表現培養自我慈悲,加深對情緒的覺察,便更願意以一顆慈悲的心投入與對方的聯繫中。

正如Tara Brach所寫言,如果你希望真正了解自己是誰和其他人的身份,請避免與他人作出比較。你無需比較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誰比較好或壞、誰比你優秀或笨拙。如果你的大腦內已經建立了一個等級制度,請不要相信它!每當你想作出比較、批判或是以等級制度來定義事物,我們需要覺醒人是一體的,人的生命是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能夠不斷轉化和蛻變。

在這個貧富懸殊的世界,當遇到對立的群體時,我們都無可避免地經歷複雜的情緒。只要我們願意以開放的態度來體驗自己的情緒,才能轉化自己的情緒,放下對其他群體的比較和批判。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學會以一體來看待不同人和事物,能夠對自己和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與發展時期創傷有關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著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有些是很成功的專業人士或商人,他們具有足夠的社交技巧及能夠與其他人相處融洽。有些則是傾向迴避與他人接觸,甚至完全斷絕社交聯繫。表面上,有社交焦慮的人會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離自己,亦非常害怕別人對自己作出負面評價。他們傾向認為別人對他們的社交表現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們在社交聚會後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後亦需要一段長時間休養。

電影《靈魂奇遇記》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嗎?

相信不少已經看過《靈魂奇遇記》這齣動畫的人都覺得它十分有啟發性及令人感動。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為爵士樂的表演者,當他在試鏡中被爵士樂傳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選中成為表演樂手後,因過度興奮而意外地掉進馬路的深坑。Joe的靈魂最終出現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裡遇到了22號,22號是一個對地球生活完全沒有渴望和沒有生命火花的靈魂。在22號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尋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與Dorothea Williams一起進行了演奏。可是,他卻發現原來實現了自己的長期願望後,並沒有什麼特別事情發生及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相反,22號利用Joe的身體經歷了一趟短暫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間和經歷,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慾望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

二分法思維扭曲了我們與他人分離性的感知

作為人類,我們都難以避免對一些與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動化的批判。我們傾向批評別人做了那些我們不認同的事情或沒有作出我們認為必要的行為。例如,一位女士對於表弟的太太沒有出席農曆新年期間的家庭聚會而作出了負面的評價。她不斷地批評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長輩,說了不少中傷對方的說話。另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認為兒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兒子無視自己的反對,繼續與一位男同學交往。這名母親向心理學家尋求協助,希望能夠改變兒子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