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

另一邊廂,一個社交媒體用戶可能甚少發怖與有關自己的成就和正面的生活。這個人也許不是沒有時間發佈貼文,亦不是否認社交媒體的功能。這類型的用戶可能有強烈的自卑感,認為其他人不會認同自己的正向特質。事實上,這類型的用戶並不罕見,他們可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專業人士、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義工、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可是,在取得成就的背後,他們依然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另外,他們有機會遭受不同的困擾,例如社交焦慮、演出焦慮或持續地懷疑自我。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抓住永續存在自我的例子,但這次是比他人遜色的自我。

抓住永續存在自我的幻象有機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模式來支持「自我」。例如,一個長期自卑的人有機會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懷疑,這樣可能會增加他或她的焦慮,影響他或她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靈活性。結果,這個人或會因無法妥善管理工作項目而受到上司的批評,支持了他或她對自我感到自卑的錯覺。事實上,在我們的存在中,難免會面對失落、痛苦或令人感到透不過氣的困難。這些損失或困難可能會為我們在渴望確定性或永久性中帶來不少挑戰。正正因為這種無常,我們傾向抓緊自己或其他事業的恆常性,希望擺脫無常的現實。例如,當一個人看到自己在特定情況下對另一個人不友善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人們一向認為他或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可能沒有看到人類實際上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如果我們渴望擺脫自我比他人優秀或遜色的幻象,我們需要明白「自我」是無常的,並且依賴於身處的環境條件。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會有不同的「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積極和消極的方面,亦有優點和缺點。因此,沒有人會比他人優秀或遜色。透過接受這一點,我們可以學會走出抓住永續存在的自我的牢籠,嘗試放棄以固定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假如我們能夠放下「自我」和活在當下,不過分在意「自我」,或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現實和自己。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便能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更充分地恢復生活的自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