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你在独处的时刻感到自在吗?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对于挚友突然离世而感到相当悲痛,正在经历哀悼的过程。由于这位密友是她生意上其中一位的合作夥伴,她与这位密友的亲戚或朋友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她只是从其他的生意夥伴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更无法参与这位好友的葬礼来与对方道别。这位求助人只能自我哀悼,她认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对这位挚友突然离世的感受。由于普遍的价值观都认为人不应为自己的得失而有太大的情绪起伏,甚至需要时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位求助人像平常一样准时上班,表现得没有因这件事情而经历任何负面情绪。她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出席很多不同的社交聚会和活动。她认为这种分散自己注意力的策略是让自己渡过悲伤时刻的最佳方法。然而,在她的好友过世的两年后,她前来进行心理治疗。当谈到这一位好友时,她仍然无法阻止眼泪不停流下来,在会面的期间放声痛哭。事实上,这位求助人的防御策略实际上阻止了自己经历哀伤的过程,并有机会因此延长了自己的丧亲之痛。

有时候,我们需要透过独处来哀悼自己的损失。对我的求助人而言,她与这位挚友有着如此亲密的个人关系,当中的交流都难以与他人分享。因此,哀伤的过程必然是要独自一人去经历悲痛的心路历程,悼念过去美好的日子和时光。在独处的过程中,透过回忆和反思,一个人能够逐渐从自己的损失看到更多不同的观点。或许我的求助人可能往后不会再与她的业务夥伴建立密切的亲密关系,她也可能会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亲密的关系。除了建立亲密的联系,她可能逐渐找到其他人生的意义。此外,她亦有机会因此而意识到生命的无常来珍惜与其他人的关系。

当一个人经历丧亲之痛时,继续不断从事日常的社交活动或生活模式有机会妨碍自己在改变的过程追忆和反思。譬如,不少人在亲人离世后会选择独自出外去旅游,以摆脱日常生活的常规。独游的过程有助我们从失去挚亲中得到启发,事实上,当我们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能够增强对自我的理解,并促进自我探索的过程。当然,一个人亦需要在寻求独处的时间和建立社交网路之间取得平衡。在经历丧亲的期间,一个人可能需要为自己安排独处和社交的活动,并且交替进行,借此能够在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时,同时获得足够的社交支援。

独处的需求都是因人而异,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有些人可以长期独处,例如是静修一个月。相反,有些人可能最多只能在一天内忍受半小时孤独的时间。每个人所需要的独处时间都不一样,事实上是没有一个标准。对于那些正在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来说,独处可能是有助他们渡过哀悼过程的选择之一。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