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为什么有些人犯错时会认定自己是失败者,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倾向认为自己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中犯错时,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某次的面谈中,他对我说:「我不应该让我的同事知道自己因为团队士气低落而失去工作的动力。我这样做真的太傻了!我真是一个失败者!」当他告诉我团队内部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其他同事在他背后说他不是的想法时,他似乎完全相信自己这些念头。事实上,他并没有意识到实际的情况有机会与他的感知不相同。换句话说,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完全得知事情发展的真相和他的同事在他背后说三道四的内容。

这位求助人在告诉我他的想法时,倾向使用那些绝对性的词语。例如,他说:「由这一刻开始,我不能告诉任何同事我在工作中缺乏动力。我应该避免告诉任何人有关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保护自己的私隐。」这位求助人无法意识他所说的只是个人想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他未能了解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多样性的,他可以拥有一些值得信赖和交心的同事,更可以与这些同事分享更多有关自己内心世界的事情。当他极端地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时,受到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所影响,采取非黑即白的态度来看待事物。也就是说,他要么选择向同事透过自己所有的内心状况,要么把这一切都隐藏起来。结果,当这位求助人以这种思维来认定自己犯错就是失败者时,会坚决地相信自己的想法,难以理解他的想法有机会不等于事实。

对于那些能够认识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而不一定是事实的人来说,他们在谈及自己的想法时会使用不同的言词。譬如,如果上述的那位求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他可能会说:「我认为自己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把自己的精神状况告诉了我的同事。」事实上,他也有机会以幽默的方式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失败者的想法。他可能会说:「我又在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的老朋友又回来找我了。哈哈!」虽然他描述的内容可能一样,但是他能够透过以不同的方式来谈论有关的事情。

无可避免地,我们每个人也许曾经以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我们可能因为犯错而感到失败,也可能因做了一些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而后悔。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以及是对自我的暂时感知。当我们留意到自己经常在说话时运用那些绝对的术语,便需要学习把自己从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拉出来。我们亦需要明白自己对某种情况或自己的念头可能只是其中一种能够解释的原因或感知。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二分法的思维而坚信自己那些极端的思想。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以中庸之道来寻找「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在我的求助人当中,不论是青少年、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答案。我的职业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别人对我外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抑或我脑海里的思想就是我?

照顾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购物狂,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她几乎每天午饭时间都会去购物,并经常沉迷浏览网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装、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场,都会有所收获,绝对不会空手而回。事实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会每天查看那些网上商店的最新库存,确保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到实体店试身并购买。她的购物狂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男友的关系,因为债台高筑而无法为筹备婚礼而储蓄。为什么她明明意识到自己购物狂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仍然忍不住继续疯狂购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