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避免在與不成熟父母相處時作出過度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經對我說: 「我對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有所懷疑,真的所有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並在情感上提供足夠的支援嗎?」這位求助人的母親具備不少自戀型人格特質,而父親則擁有邊緣型人格的傾向。在她整個童年成長階段,她都未曾獲得父母足夠的身心照顧。事實上,她從小是由祖父母照顧,大部分的時間父母都不在她的身旁,甚少受到他們的愛和關懷。對她來說,可以肯定的是,父母二人未能滿足她對情感上和渴望被愛的需求。結果,她對他們感到非常不滿,在成年後難以好好地與他們相處。然而,當看著父母日漸變老,她又會因為自己無法與他們好好地相處而感到內疚。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她經歷不少的痛苦和折磨,並令她不斷地作出自我批評,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女兒。面對不成熟父母的局限性,這位求助人如何能夠避免在受到挑釁或刺激下作出過度的反應?

毫無疑問,大多數人會認為所有父母會愛護他們的孩子,並且無論如何也會提供情感上的支援。有見及此,我的求助人在成年後仍然對父母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每當和他們一起吃飯時,她總會因為他們未能換位思考和理解她在生活中的艱辛和困難而感到非常憤怒。另外,她有時甚至會因為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主導對話的傾向感到極為不安。實際上,她大部分時間都覺得自己被他們利用,從沒有覺得被愛。她說:「對我來說,每次與他們共進晚餐都是一種折磨。」

我這位求助人在與父母共進晚餐時感到非常痛苦的根本原因是,她仍然幻想父母終有一天會改變,並可以給予她所需要的愛和情感上的支持。事實上,他們一家人每次的相聚只是為她帶來失望。為了與不成熟父母相處,她首先需要放下自己那些不切實際的期望。透過放棄對獲得父母的愛和情感支持的任何期望,我的求助人可能更有機會在聚會中透過抽離和採取旁觀者的立場來展開一種新的方式來和父母相處。

對我這位求助人來說,每當與父母碰面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以靜觀安定心神來進行觀察。她需要觀察他們的行為和反應,而不是被他們控制著自己的情緒。這樣,當他們說了一些令人憤怒或受傷的話時,她或許更能避免對他們作出更激烈的反應。例如,在晚飯時,她可以嘗試留意父母的面部表情、交流時的肢體語言,以及表情背後的訊息。有了這個觀察平台,她便能夠更加抽離並減少因父母作出傷害性的評論或操控性的表達而作出過度的反應。透過這種方式,我的求助人亦可以評估父母的成熟程度,並了解他們可能無法提供她在現實中需要的東西。

不成熟的父母惹怒和傷害他們的孩子是很常見的。因此,我的求助人在面對被父母激怒或傷害的情況下,需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和穩定自己。在與父母相處時,她可以學習如何觀察自己的內在反應,例如是身體感覺或情緒感覺。每當感受到自己被惹怒或傷害,她能夠透過擁抱這些內部反應來讓自己逐步冷靜下來,並停止對父母作出任何過度反應。

對於那些渴望與不成熟父母保持中立關係的而言,保持抽離和觀察力是非常重要。如果不執著於希望獲得父母的愛和情感支持等不切實際的期望,一個人就將更有機會擺脫成為無助的孩子,不再不停地感到憤怒和受傷。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天能》與童年時期創傷的反思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電影《天能》,你可能會知道有關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夠令物體反轉並隨時間向後移動。在電影中,主角的任務是阻止使用演算機來逆轉整個世界,假若演算機的演算法被啟動,相信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世界亦會被毀滅。事實上,如果可以有意義地使用這些演算法,我會想把它用於逆轉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時期創傷經歷。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們的朋友很少主動找他們聊天或聚會,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聯繫他們,往往都是打算尋求幫助或支援才會聯絡自己。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於朋友來說並不重要,像俗語所說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朋友沒有把自己放在較優先的位置。在這個重視網絡通訊的時代,人們是否會傾向疏遠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才聯繫別人?抑或是我那些經常被朋友忽視的求助人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