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是谁? 我的身份是建基于我所认同的外部现象吗?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专业人士,但是她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鑑于家庭背景和曾经被父母虐待的经历,她的内心充满强烈的羞耻感。对她而言,她很难接受自己的背景和父母,倾向压抑自己的感受并把整副心思花于事业上。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感到无比抑郁和焦虑。尽管事业有成,但长期被压抑的情绪让她感到非常无助。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却仍然无法感到内心的平静。

与这个世界的很多人一样,我的这位求助人以她的职业、童年背景及创伤来认同自我。事实上,人们倾向认同自己所属的外在现象。例如,不少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我是一位律师」、「我是亚洲人」、「我是素食主义者」或「我是一名佛教徒」。从这个层面来看,以上的例子可能是我们在生活中对群体认同所作出的选择。在另一方面,有些则可能是别人强加于我们身上的身份。譬如,部分传统家庭可能会为儿媳强加一种身份,认为她低人一等,并会以特别的方式对待她。公公可能只会让儿媳负责繁琐的家务,而不需儿子分担这些责任。如果这位儿媳认同这个强加于她身上的角色,可能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感到非常自卑。有时候,人们还会认同那些由身边的人所告知他们的身份。例如,一位男士长期缺乏自信心,实际上是与他的父亲从小到大都经常骂他「笨蛋」有关。

上述我的那位求助人以自己被虐待的家庭背景来认同自己,因此尽管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她还是长期感到羞耻和沮丧。相反,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非凡的成就,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变得相当自恋。这些人有机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而看不起别人,继而产生不少人际关系问题。由于我们习惯把自己的这些外部现象与自我认同联系起来,可能会认为它们能够如实地反映我们是谁。然而,这真的能够解释我们是谁吗?

如果我们尝试考虑「没有好或坏的身份」和「没有健康或不健康的身份」这两个概念呢?如果我们的身份是目前所有经历的全部呢?尽管我们与自己的职业、家庭、种族或生活方式等外部现象没有分离,但是我们对它们的解读实际上与内在的自己有关。事实上,我们会内在处理这些经历,并决定如何看待和认同自己。例如,我上述提及的求助人经常被父亲贬低和骂她笨,如果她没有把这种强加于她身上的描述识别为她的身份,并将此解读为遭受虐待的经历,她会为自己受虐待的童年感到难过和痛苦。透过这样做,她可以选择不认同这种描述。从这个层面来看,她除了拥有专业人士的身份,亦有一个在童年时期受过虐待的人的身份。因此,这并不等于她比别人逊色,而她亦能以一个更全面的方式看待自己。

正因每个人在生活中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历,我们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这是由不同的经验累积而成。这些经历让我们作出自我定义,当中包括所有好的和坏的。我们实际上没有比别人高人一等或低人一等。让我们在生活中培养更多的觉察来专注和体验于所有的经历,这样才能欣赏自己真实的本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电影《 灵魂奇遇记 》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吗?

相信不少已经看过《 灵魂奇遇记 》这出动划的人都觉得它十分有启发性及令人感动。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为爵士乐的表演者,当他在试镜中被爵士乐传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选中成为表演乐手后,因过度兴奋而意外地掉进马路的深坑。Joe的灵魂最终出现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里遇到了22号,22号是一个对地球生活完全没有渴望和没有生命火花的灵魂。在22号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寻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与Dorothea Williams一起进行了演奏。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实现了自己的长期愿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22号利用Joe的身体经历了一趟短暂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间和经历,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慾望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奥运会提醒我们与世上众生的连系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观看奥运会各项的比赛项目,而东京奥运会亦在8月8 日顺利闭幕。在闭幕礼上,各国的选手都在台上一起庆祝,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在奥运会的十六天里,我们都乐于支持代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当我们观看比赛和阅读比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时,透过欣赏人性、爱和希望,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增强了连系。除了庆祝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奖牌得主获得成功外,我们也对那些没有在赛事中取得胜利的参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些选手即使没有赢取比赛,但是在过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来参加今次的奥运会。我们如何能够继续培养这种与世界上众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