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当你在目前的工作中承受沉重的工作量、受到职场欺凌和面对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并因此而感到陷入困境时,该如何是好?

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是当今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但仍然有不少人觉得自己被困于工作中,因工作量和人际关系问题而承受巨大的压力。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任职于一间跨国公司,她告诉我她的工作量重得不可理喻。她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时,隔天早上七时又再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她一直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她的直属上司对她的负担几乎没有同情心,更不断地向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达到公司的目标。我的求助人不但要尽力满足上司要求,还要管理七位团队成员,当中部分成员工作态度恶劣,时常表现得非常不合作。除了面对使人透不过气的工作量和无理的工作要求,她还遇上办公室的政治和贬低女性等职场问题。每当她升职或获得巨额奖金时,就会被男同事嘲笑她必定是和高级主管睡在一起才得到「优待」。另外,她还经常遭受同事们暗示她不要有生育的打算。她也曾亲眼目睹那些有小孩的女同事被边缘化并且进一步受到欺凌。然而,她觉得自己被困于目前这份工作,因为她需要在经济上支持她的父母和兄弟姊妹。她希望能够尽快储存足够的金钱提早退休,这样就能够不再在这种有毒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面对现在的处境,她能够做些什么?

上述我的求助人所面对的情况可能有极端。事实上,如果我们遇上类似的情况,比如是工作量大,或是上司不断提出无理的要求,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并果断地说「不」。当我们因为繁重的工作而手足无措时,需要客观地看待相关的情况。我们需要告诉自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软弱无能。实际上,这可能正反映公司人手不足的问题。我们又可能会担心假若我们因工作量问题与上司设立界线,就会因受到批判而影响事业上的发展。但是,假如我们不说出自己的限制,那么当交付给我们的任务结果不如预期时,就可能会归咎于我们的能力不足或无能。这样,我们也有机会在工作上遇上类似的风险。当我们试图表现得意志坚定时,需要明确及直接地表达对所分配不合理的工作量的担忧。有时候,我们需要与上司或其他同事交涉和妥协,以分担公司繁重的整体工作量。对我们来说,在会议上保持冷静,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尤其重要。我们需要明白,公司的相关情况并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有所改变。


如果我们在工作环境中受到欺凌,可能不太愿意告诉别人,因为担心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然而,保持沉默只会让我们感到更加孤立,亦使欺凌者得逞和得到更多的权力。有见及此,我们需要获得一些支援。假如我们觉得人力资源部能够提供协助,可以选择向该部门报告相关的情况。除此之外,向辅导员或临床心理学家寻求专业协助亦有助于处理与被欺凌相关的负面情绪,包括悲伤、焦虑、恐惧、羞耻和尴尬等。事实上,有时候要改变公司内的女性贬抑文化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以便重新获得一些控制感。譬如,我的求助人可以选择进行彻底的规划,为离开当前公司储足够的金钱。在实现储蓄计划的期间,她仍然需要留在现在的公司,可能需要与其他不会欺凌她的同事建立正向关系。通过与某些同事结盟和发展社交关系,她更有机会感受到支持。由于她开始计划在将来离开公司,她重新获得了控制感,也是决定夺走欺凌者欺负她的机会。

对我们来说,在财务状况安稳和实现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幸运地在一间拥有健康文化的公司工作,员工的福祉和幸福感可能不获重视,但是我们可以在工作环境中可以寻求一定程度的控制来照顾我们的身心健康。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可以治疗我的家人或朋友吗?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经常因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其他问题(例如工作压力)向我作出谘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时有人向我作出请求,希望我为他们的伴侣或密友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我通常会礼貌地拒绝他们的请求,并尽力转介有类似背景的专家为他们提供心理治疗服务。为什么在提供心理治疗时保持适当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么例外的情况下,心理学家能够同时与某人建立多重关系?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