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你會否因為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而感到焦慮?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與男朋友和親密朋友的關係中往往都缺乏安全感,每當她的男朋友沒有回覆她的短訊時,她便會擔心他正在和其他的女性在一起,或認為對方已經沒有那樣愛她了。她習慣在傳送短訊給男朋友後經常查看對方是否在線上而沒有回覆她。如果她發現男朋友「已讀不回」,她就會渾身不自在。正因如此,她誤解了男朋友不理會或忽視她,與他發生了不少衝突。此外,當男朋友有時候沒有接她的來電,她便會不停地打電話,直到對方接電話才罷休。事實上,相似的情況亦發生在她和密友的關係,她常常都擔心自己的好友不及時回覆短訊。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們探討了她在關係中心神被佔據型(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的依附模式。

我的另一位求助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傾向避免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儘管他非常渴望與他人親近和被他人接納,但是他對於被別人拒絕感到害怕。由於他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專業人士,而且又是一位樂於助人和待人溫柔的男士,很多人都願意與他建立友誼或關係。然而,這位求助人傾向於拒絕與那些新相識的人建立更深厚關係的機會。當一些女性朋友為了和他發展而嘗試接近他的時候,他在初時也會試圖親近對方。但是每當關係變得非常親密時,他都會退縮並疏遠那些女性朋友。結果,他的行為變得十分矛盾和混亂。所有有機會與他發展成情侶的女性都認為他的態度冷漠,並不了解他內心害怕面對被拒絕的焦慮。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需要探討和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有恐懼型(fearful attachment style)的依附傾向。

以上所提及的心神被佔據型和恐懼型的依附模式都與關係中的焦慮相關。那些傾向於這兩種依附類型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總是擔心被伴侶或親密朋友拒絕或忽視。

那些擁有心神被佔據型依附模式的人會不停地利用不同的策略來尋求他人的關注和愛,他們經常擔心伴侶或好友不關心自己。事實上,當這些人感到被忽略或拒絕時,他們都傾向過於敏感和作出過度的反應。結果,他們很容易會引發與伴侶和好朋友之間的衝突,導致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為疏遠。我的那位求助人就是對別人不及時回覆她的短訊十分敏感,原因是她傾向認為這就是別人不關心她或拒絕她的表現。當她一心想像被拒絕的可能時,她無法客觀地看待當前的情況,並因感到非常憤怒而對男朋友大發脾氣。

對於那些擁有恐懼型依附模式的人來說,他們傾向迴避與他人建立關係。事實上,他們非常渴望被愛和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可是,由於他們害怕被拒絕和自我形象低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於是便以一種令人困惑的方式來對待他們的伴侶和朋友。當這些人擔心伴侶或好友與自己在情感疏遠時,他們會拼命地嘗試獲得對方的關注和認可。另一方面,當他們的伴侶或好友在情感上接近他們時,他們又會擔心自己會被對方傷害而遠離他們和避免過於親密。事實上,他們深信自己的伴侶和好友無法提出情感上的支援,因此傾向以消極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導致在彼此之間造成距離和減少對對方的同理心。

不論一個人是擁有心神被佔據型還是恐懼型依附模式,他都會認為自己在人際關係中不值得被愛。有鑑於此,在親密的關係中,人們可能因恐懼型依附模式而表現出高度的迴避或在心神被佔據型依附模式中傾向更加接近對方。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