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如何能夠與自己的伴侶和朋友建立親密的聯繫?

最近這幾個星期,因應香港的社交距離限制逐步放寬,很多人能夠享受大型的社交聚會,並熱衷於把聚會和派對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然而,對於那些比較內向的人來說,當他們看到這些照片後,會發現自己並不屬於任何大型的群體,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內向的人比較喜歡在小型的聚會上建立親密關係或享受一對一的交流。事實上,他們的取態並非不正常,而且在小型的群體中建立親密的聯繫是絕對健康的。如果你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如何與自己的伴侶和朋友建立親密的聯繫?

矛盾的是,如果想與某人發展和建立親密的聯繫,你需要培養自己的自主權。也就是說,你需要在政治、金融和娛樂等不同方面擁有自己的看法。譬如,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雙方對自己政治立場要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時要尊重對方的立場,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果別人嘗試說服或影響我們的想法、要求我們給予東西、試圖控制我們或不尊重我們的時候,我們需要以自主權來作出回應。假如你面對這些情況,你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和決定,避免因害怕被拋棄而迎合對方。你需要有能力因自己的意願而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當你與別人交流時,很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的意識帶回當下的經歷中。有時候,其他人可能會嘗試把你拉進自己的想法中並希望藉此影響你。你需要讓自己紮根於自己的經歷,才能充分體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你便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偏好。

對於那些傾向容易被他人說服或受影響的人,你需要增強對自己的身體感覺的關注和對自己的立場進行反思。你可能需要對自己說:「我不一定要同意他人的說法,這是可以接受的」、「你與我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很親近」。事實上,在親密關係中擁有自主權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對方更多的尊重。因為,對方會尊重你是誰,以及與最真實的你建立連繫,這是在親密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你傾向犧牲自己的需求並對他人事事表現得順從,對方可能不會與你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他或她可能只會把你當作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人。例如,很多內向的人都會抱怨朋友或伴侶只會透過披露自身的不幸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當自己嘗試作出相向的交流,對方並沒有花時間聆聽自己的痛苦或提供情感上的支援。

除了自主性外,你還需要對親密關係中的朋友和伴侶培養同理心,從而了解他們的觀點和感受。在調節對方的情緒時,你需要穩定心神。這樣,你便不會被他們的情緒所淹沒。

當你與他人交流時,我們需要多加留意對方的言語和非口頭語言,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想法。在傾聽他人的時候,我們要把注意力帶到自己的身體和非口頭語言,以保持紮根。透過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並調整他們的情緒,便能向對方表示同情。同樣重要的是你要提醒自己,你是自己的「自己」,不必為了同情對方而要求自己一定同意對方。

當你能夠保持你的自主權,以及對你的伴侶和朋友培養同理心時,便能享受更深層次的親密關係。這種緊密的聯繫是難以在社交聚會與一大群朋友中建立的。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實際上這是沒有什麼不妥。因此,忠於自己來享受你愛的社交模式!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我可以治療我的家人或朋友嗎?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經常因為心理健康、人際關係和其他問題(例如工作壓力)向我作出諮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時有人向我作出請求,希望我為他們的伴侶或密友進行正式的心理治療。我通常會禮貌地拒絕他們的請求,並盡力轉介有類似背景的專家為他們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為什麼在提供心理治療時保持適當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麼例外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能夠同時與某人建立多重關係?

移民的挑戰──勇氣令我們變得更強大

在最近兩年,愈來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慮移民到其他國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時都會有朋友與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計劃,甚至有些朋友在沒有任何準備下便離開了。不同年齡層的人如果在缺乏規劃和社會資源下移居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也許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例如,年輕人可能會有經濟上的壓力,擔心自己在外國沒有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中年人可能需要放棄原本安穩的生活而離開家鄉,除了為子女適應新的成長環境而擔憂,又要考慮是否帶同年長的父母移民而煩惱。

二分法思維扭曲了我們與他人分離性的感知

作為人類,我們都難以避免對一些與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動化的批判。我們傾向批評別人做了那些我們不認同的事情或沒有作出我們認為必要的行為。例如,一位女士對於表弟的太太沒有出席農曆新年期間的家庭聚會而作出了負面的評價。她不斷地批評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長輩,說了不少中傷對方的說話。另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認為兒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兒子無視自己的反對,繼續與一位男同學交往。這名母親向心理學家尋求協助,希望能夠改變兒子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