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 2024年,讓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快樂內在小孩

新年快樂!2024年伊始,您可能在學習或工作上有新的計劃需要實行。回顧2023年,我們是否發現自己只顧學習和工作而沒有足夠的玩樂?對很多人來說,這是特別的一年,因為這是疫情後香港重新開放的第一年。考慮到在2023年前封鎖了三年的日子,不少人都非常努力地實現幾年前所計劃的事情。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去年她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立一個新的工作團隊,當中好幾個月都需要每星期工作七天。此外,她每次外遊都是出差公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進行任何休閒活動。事實上,即使有空閒的時間去看一部電影,她亦會為此感到內疚。下班後,她通常在家中回覆工作電子郵件,或是與海外的員工進行線上會議。當我談及她的童年經歷與其對玩樂產生內疚感有所關聯時,她指出她的父母在她整個童年時間甚少允許她玩耍。每當她有空餘的時間,她的父母就會要求她做各式各樣的學術練習,以提高她的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

身處於香港這個大都市,人們在學習和工作方面都面對激烈的競爭,傾向無時無刻追求更高的成就。對於那些準備參加公開試的學生來說,在整個聖誕節和新年假期忙於溫習是很常見的。事實上,我們需要知道玩耍和享受樂趣是人類重要的基本需求,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莫大益處。對小孩來說,玩耍有助增強他們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促進與其他人的連結。身為成年人,我們亦需要透過玩樂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我們可能認為,自己在成年後不再需要玩童年時期喜歡的玩具和遊戲。然而,我們實際上仍然需要以更成熟的方式來玩耍和享樂。譬如,我們可能在旅遊時享受攝影的過程,或是在假期時與密友舉行玩樂派對。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知道那些在成年後忽略玩耍重要性的人或許更容易出現抑鬱情緒或感到倦怠。那麼,我們如何能夠照顧自己內心中的快樂、喜愛玩耍和享樂的內在小孩?

成年人在玩耍和享受樂趣前,需要先覺察內心那些與渴望玩耍相關的自我批評,這些內在批判看起來就像我們童年時期的父母一樣。例如,我們可能會對自己說:「如果我花時間去看這部電影,我就是一個懶惰和逃避工作責任的人。」有了這份覺察,我們或許能夠承認自己的自我批評,但不去相信它。這樣,我們就能夠退後一步,客觀地看待眼前的情況。然後,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在這個星期已經辛苦工作六天了,觀看這部電影所獲得的樂趣將對我的心理健康帶來益處。」在克服內心的自我批評後,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嗜好或活動中進行探索。這樣,我們在空閒的時候就有更多的選擇。我們需要擁抱一個事實,就是在培養嗜好(如高爾夫球和舞蹈)的初學階段,我們都有機會面對很多挑戰和困難以及犯錯。對我們來說,在參與這些活動時享受過程而不過度專注其結果,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我們需要知道參與活動的目的是培養樂趣和好好享受,而非與身邊的人互相競爭。

除此之外,為了照顧我們快樂的內在小孩,我們需要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需要與那些習慣和我們在一起時耗盡我們精力的人設定適當的界限。譬如,如果我們某些朋友往往在聚會中只談論他們自己的事情,從沒用心傾聽我們所說的話,在這種缺乏互惠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考慮減少出席與他們的聚會。我們需要明智地選擇自己的支援網絡,這樣我們的情感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在2024年,除了規劃遠大的學習或工作目標外,讓我們好好照顧自己的快樂內在小孩,培養更健康和愉快的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