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临床心理学家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期间改变求助人大脑中的神经网路,从而减轻症状或作出行为上的改变。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上的体验是由透过大脑中的两个过程作为中介,一个是神经过程,也就是我们基因构成和进化的过程。而另一个过程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互动,大脑中的回路会不断地形成和发展。事实上,人类的大脑会透过我们与他人正面和负面的互动而不停地发展。

假如一个人在童年发展的时期被剥夺或受到虐待,他或她的大脑神经网路可能会发育不良、无法调节或被瓦解。这有机会导致出现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等。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成长,在生活中有不同的体验和刺激物,他或她的神经网路便会更加丰富,亦能得以调节和整合。这个人的情绪会更加稳定,并且有能力应对不同的压力和挑战。

事实上,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养育关系,它能够为大脑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近年的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断地透过体验和学习,神经回路有可能持续地发展。而临床心理学家和求助人之间建立培育关系的经验,有助求助人的大脑开发了新的神经回路。例如,对于一位难以调节情绪的求助人来说,治疗师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就调节情绪起到示范作用。当求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负面情绪,并被临床心理学家成功调节时,他便学会了必要的情绪调节技能,这种临床心理学家和求助人之间的互动便能充分丰富求助人大脑的神经发展。

对于那些拥有创伤经历并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求助人而言,他们大脑中的神经网路可能已经瓦解,因此在行为、情绪、感知和认知之间缺乏连系。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会帮助这类型的求助人把这些不同的神经网路在大脑中整合,让行为、情绪、感知和认知之间的神经网路整合和互相交流。

临床心理学家所进行的心理治疗能够从脑神经科的角度来理解,事实上,心理治疗能够有助发展求助人的大脑、整合神经网路和增强神经可塑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