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忍受独处?

部分我的求助人无法忍受独处,他们时刻都需要别人的陪伴。如果他们是自己一个人住,他们需要在晚上下班后一直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在周末的时候,他们不能参与任何单独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陪伴他们。事实上,这些求助人大多在童年发展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不少问题。他们不是受到父母情感或身体上的虐待,就是被剥夺情感上的支持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为什么童年时期的虐待或情感上的剥夺会令我那些求助人难以培养独处的能力?

根据专门研究客体关系理论和发展心理学而闻名的精神分析学家Donald Winnicott的说法,那些对依恋对象有信心和具有安全感的儿童能够发展独处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展现情感成熟的标志。如果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能够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即是当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他或她便会出现,那么孩子将更有能力在没有焦虑的情况下探索环境和独自进行体验。当孩子逐渐长大,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人不必一定需要陪伴在旁。如果他们能够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就能成为孩子内在世界的其中一部分,让孩子可以依赖这些内化的依附对象。这样,在这种安全型依恋模式下长大的成年人,由此他们在情感上已经发展成熟,便能够独处并且从事单独进行的活动。

随着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发展安全的依恋模式,孩子亦能逐渐发展与自己内心感受建立联系能力。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在成年后能够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或知道自己渴望得到什么。他们不会过分只为了达到他人的期望而去顺从,亦不太渴望取悦别人。事实上,独处的能力与个体探索自我和了解自己的感受、需求和冲动的能力相关。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是能够独自进行单独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对于那些有轻微独处困难的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培养与内在自我建立联系。静观练习(如静坐和身体扫瞄)和艺术创作(如绘划或陶瓷创作),都有机会让人培养更多的自我觉察和有助进行自我探索。事实上,梦境也是一个让人探索或自我发现的门户。透过探索内心的自我,我们便能更容易接触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从而作进一步的整合和反思。这样,我们便更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和发挥所有的潜能。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电影《 灵魂奇遇记 》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吗?

相信不少已经看过《 灵魂奇遇记 》这出动划的人都觉得它十分有启发性及令人感动。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为爵士乐的表演者,当他在试镜中被爵士乐传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选中成为表演乐手后,因过度兴奋而意外地掉进马路的深坑。Joe的灵魂最终出现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里遇到了22号,22号是一个对地球生活完全没有渴望和没有生命火花的灵魂。在22号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寻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与Dorothea Williams一起进行了演奏。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实现了自己的长期愿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22号利用Joe的身体经历了一趟短暂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间和经历,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慾望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奥运会提醒我们与世上众生的连系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观看奥运会各项的比赛项目,而东京奥运会亦在8月8 日顺利闭幕。在闭幕礼上,各国的选手都在台上一起庆祝,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在奥运会的十六天里,我们都乐于支持代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当我们观看比赛和阅读比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时,透过欣赏人性、爱和希望,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增强了连系。除了庆祝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奖牌得主获得成功外,我们也对那些没有在赛事中取得胜利的参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些选手即使没有赢取比赛,但是在过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来参加今次的奥运会。我们如何能够继续培养这种与世界上众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