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以覺察和那些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相處?

如果我們在社交圈子或家庭中遇到一些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或許很難避免遭受到他們操控。事實上,他們往往因對自戀的飢渴而透過吹噓和欺凌的策略來控制他人,容易令身邊的人掉進他們的陷阱中。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傾向滿足那位在遊樂會中所認識的朋友的自戀需求,對方不論在社交媒體或是聊天群組都是一名活躍分子,不停地吹噓自己,而她總是不假思索頻繁地給予對方讚好或回應。她的回應和讚揚為對方帶來了積極的鼓勵,強化了對方相應的行為。我的另一位求助人則傾向逃離某個社交群組,因為她不願意再受當中一個擁有自戀特質的朋友所欺負。每當她受到欺凌時,她都會禮貌地作出回應,並且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實際上是感到不舒服和生氣。有見及此,她的那位朋友認為她接受在群體中被他欺負和控制。假如我們傾向被困於他人的自戀策略,可能會持續地感到渺小和無助。此外,我們的自我形象也有機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正常交往。那麼,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所使用的這些策略?

當我們在社交圈子或家庭中面對具備自戀型人格特徵的人時,需要反思自己為了滿足對方的需求而作出自動化反應的舉動。意思即是,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自動化反應培養覺察,例如不斷地讚美和作出鼓舞人心的行為,或是在被欺負時過度順從和包容對方。透過恆常的靜觀練習,我們將逐漸提升自己應對他們的能力,並不會因此而失去自我或感到不舒服和生氣。面對這類型的人所採取的策略,我們可以多加注意自己作出的即時回應,並嘗試退後一步延遲自動反應。當我們嘗試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時,或許能夠找到更適當的方式來回應他們,不一定需要離開社交圈子或即時斷絕來往。

例如,當我的求助人留意到那位朋友在遊樂會聚會上自吹自擂時,她可以選擇忽略他的吹噓,嘗試不給予任何表揚或讚賞來強化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她亦可以在聚會中對他的細心舉動作出正面的評價,如表揚他為場內的所有女士倒水。透過這種方式,她也許能夠促進這位朋友在社交圈子中為他人服務的適應性舉動。這種做法有助他以更正向的方式來與他人交往,避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自戀的慾望而行事。

另一個例子是,當我的求助人在朋友圈中被其他成員欺負時,她沒有溫順地作出回應。相反,她可以對那位朋友說:「我理解你可能會因為我多次沒有出席社交聚會而覺得不被尊重。老實說,我不希望因為我的缺席為你帶來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是,最近我正處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忙得不可開交。當你這樣取笑我的時候,我感到很不舒服和悲傷,而且這樣對我們的關係沒有任何益處。我希望下次你能夠更直接地告訴我你的感受。」在這個情況下,我的求助人沒有對那位欺凌她的人道歉,亦沒有說出過分順從的話。她以尊重的態度來體諒對方的感受,以及果斷地與他建立適當的界限。當然,一個人能否在團體中說出這樣的話,取決於很多的因素。如果他或她未能如此自信地作出應對,那麼最好就是以忽略的態度來面對,而非過於順從或不停道歉。

在上述的情況中,我們可以透過覺察自己自動反應的傾向來學習停止不斷向那些擁有自戀特質的人道歉或逃避與他們接觸。當我們能夠理解到這類型的人的某種表現實際上與其內在的心理問題有關時,便能夠嘗試學習與他們建立聯繫而不是直接斷絕關係。透過這樣做,我們還有機會進一步幫助他們發展更具適應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