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留意疫情中生活的小確幸

今年的復活節是一個特別的假期,因為我們仍然受疫情的影響而面臨各種的社交距離限制。事實上,我們可能正期待著復活節假期後社交距離措施的放寬,並為恢復正常的社交聚會或其他日常活動作好準備,例如是到健身中心進行訓練或到按摩院按摩放鬆。對於那些曾因疫情爆發而經歷重大的挑戰或困難的人來說,他們可能難以就自己仍然擁有的東西而心存感激。對某些人來說,最近連續數天的好天氣可能已經激發他們的感恩之情,因為在社交距離的限制下仍然可以出外進行戶外活動。面對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戰,為什麼我們會為培養感恩而感到掙扎?在動盪的時期,培養感恩會為我們帶來什麼益處?

面對第五波疫情所帶來的逆境或挑戰,我們可能會習慣性地關注負面的因素和面臨的威脅。事實上,人類的天性傾向於先關注事情的負面的一方,並且重視消極方面多於積極方面。這是與我們的進化和發展有關,當人類面對凶猛的野獸的威脅時,並不會無動於衷和無視自己的生命。因此,人們會對環境中任何輕微跡象的威脅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另一邊廂,我們會適應生活中所發生的正面事件,甚至因為認定它們沒有為我們帶來威脅而忘記它們的存在。無可否認,我們在擔心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很容易對春天天朗氣清的日子習以為常。

身處於不穩定的時期,譬如是在第五波疫情下面臨被裁員的危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有助我們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挑戰和培養正面的情緒狀態,給予我們更大的力量去克服當前的困難。這樣,我們可能會更積極地尋找新的工作,以及與那些可能為我們提供就業機會或面試的人聯繫。事實上,研究指出感恩能夠促進利社會行為,並改善我們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聯繫。例如,當我們感謝朋友在疫情期間向我們傳送表達關懷的訊息時,有機會促使我們舉辦更多的社交聚會,以互惠的方式來關心對方的福祉。結果,我們的感恩和向他人表達感激的行為加強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社交聯繫。

根據專門研究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 Tayyab Rashid的說法,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一些微小的行為來培養感恩。例如,我們可以每天在生活中選擇一件微細而重要的事情,並在將來的日子多觀察和留意這件小事。當我正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留意到自己身穿的開襟外衣上那些特殊的編織。我很感恩自己擁有這件精心縫製的衣服,並準備在未來的日子更加欣賞它。另一種能夠表達感激之情的方法是以更具體的方式來表示我們的感謝。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單單向他人說出「謝謝你」或在短訊中輸入「感謝」。當我們向他人表達感激時,可以嘗試以更具體和更具描述性的方法。例如,在參加座談會後,我們可以透過向講者描述自己如何欣賞對方的演講來向他或她表達對邀請我們參加活動的「感謝」,如對方所提出的案例或詳細描述理論等。此外,我們也可能在進食的期間想起所有與製作這些食物過程有關的人和事。透過恆常地這樣做,無論食物多麼簡單,在進食的期間我們都會經歷感恩。

儘管在面對第五波疫情的逆境和挑戰要培養感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這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有正面的影響,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即將到來的復活節假期和往後的日子培養感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