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

在靜觀對話中,我們會把內在的靜觀擴展到外在的環境。練習靜觀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注意力帶到自己的呼吸、身體感覺或念頭。而當我們把靜觀擴展到外在的環境時,我們會把注意力帶到自己的物理世界和外在環境的其他人。例如,在靜觀對話中,如果是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我們會將靜觀覺察擴展到觀察對方的外表、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和傾聽對方的說話。譬如,當父母與孩子交流時,他或她可以嘗試留意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語氣,以開放的態度傾聽孩子的說話內容。父母需要透過不帶批判和接受的態度去聆聽孩子的想法和需要,給予子女足夠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當你問孩子為什麼拒絕上學時,他或她可能會告訴你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是因為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責罵自己。相反,如果家長在對話開始的時候責罵或責怪孩子拒絕上學,他或她很有可能不願意坦誠地告訴父母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在對話中都會傾向急於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並沒有沒有深入傾聽對方的觀點。我們都會渴望先向對方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沒有深入地傾聽對方的說話和觀察對話的演變。事實上,我們需要相信與對方的對話是會循序漸進地發展,無需急於介入。例如,當我們與潛在的業務合作團隊會面時,如果我們一開始先讓對方表達意見,稍為隱藏自己的觀點,可能會對於洽談合作更為有益。隨著對話的展開,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剛才所說的內容作出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隨著對話自然地發展,雙方便更有機會達成妥協。與他人交流時,我們需要以開放的態度和同理心深入傾聽對方。這意味著我們能夠抱持開放的態度,願意聽取與自己的觀點完全相反或存在矛盾的觀點。而同理心讓我們明白別人的感覺和想法,讓對方明白自己是被理解和感受到有人願意聆聽自己。

在傾聽的過程中,除了培養對外在環境的靜觀覺察外,我們還可能在過程覺察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在傾聽對方的同時管理自己的情緒。例如,當一名治療師聆聽求助人在描述童年時被父母虐待的情況時,他或她除了以接納和開放的態度深入聆聽外,還可以在過程中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名治療師可能會回想起自己童年時期被虐待的經歷,或會因此而對求助人的父母感到憤怒。透過靜觀對話,他或她會留意到自己的內在體驗,便更有機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避開對對方的說話有先入主主的感覺和過早提出結論。這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傾聽對方的聲音。

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忽視在與他人對話時保持靜觀覺察的重要性。如果想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在工作或業務成功地發展,在溝通中培養靜觀覺察對我們至為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