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儿童时期的人际创伤的心理治疗

在我心理治疗服务中,比较常见的求助者是经历人际创伤而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士。很多临床问题,包括临床完美主义、依附问题、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机会与求助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创伤经验有关。一段健康的母婴关系能够促进小孩安全型依附的发展,妈妈能够敏锐地对婴儿发出的讯号作出反应,在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相反,如果一位母亲未能持续地对于婴儿发出的讯号作出回应,便有机会发展成依附问题。例如,如果母亲只是偶尔透过爱心和照顾来回应婴儿的需求,甚至有时表现出对婴儿的敌意或伤害,便有可能发展成混乱型依附。婴儿可能会感到很矛盾,他一方面可能想透过母亲的拥抱得到爱和支持,但另一方面又会对母亲的拒绝或敌对的情绪感到恐惧而想避开她。婴儿这种避免冲突的方式有机会导致成年后发生各种类型的精神疾患,包括边缘性人格障碍、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

对于那些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自我形象低落和对自我有负面的评价是很常见的。母亲经常性的批评和拒绝可能会破坏孩子发展核心自尊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在母亲照顾和识别需求方面反应不一致下成长的小孩,会较容易发展成核心羞耻。这些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倾向认为自己不受欢迎、毫无价值和觉得自己有缺陷。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那些具有核心羞耻感的人可能会持续担心遭受到别人的拒绝或遗弃。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经常反复地思考她的同事在工作上对她的评价,即使一些中性的意见,也会觉得同事可能不喜欢她。她会一直追溯和同事之间的对话,不断地作出评估,因为她很担心自己的言语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除此之外,她亦时常保持警惕,注视别人的面部表情,留意他人是否正在对她冷嘲热讽。但事实上,她后来发现在很多场合对方都没有讽刺她的意思。

对于那些在儿时遭受人际创伤的人来说,透过寻求心理治疗处理依附问题和核心羞耻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和求助者都必须建立安全的联系,使求助者亲身体验一段以安全为基础的关系。从长远来看,这种安全的治疗关系有助调节原始创伤关系带来的影响。慢慢地,求助者可能会克服自身的依附问题,并开始在治疗环境以外建立更健康的关系。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而且又费时,但对于具有依附问题和核心羞耻的人来说,透过这种以安全为基础的治疗关系,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发展较健康的依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