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在生活中经历痛苦是在所难免,但苦楚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看完电影《奥本海默》(Oppenheimer)后,我和朋友们讨论如果我们是奥本海默,会否决定领导「曼哈顿计划」,因为我们有机会因此而参与政治动态,并为在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功和促成破坏性的行动而陷入强烈的矛盾中。鑑于在战争最终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模糊不清,奥本海默和科学家团队需要拥抱在整个过程中的复杂情绪。根据哈佛大学科学史研究教授Franklin Lewis Ford所指,奥本海默对于该项计划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如果没有能力拥抱担任领导者的复杂情绪和「痛苦」,他就不可能创造历史。

如果我们留意自己对不同情况所产生的反应,或许会注意到避免于生活中感到痛苦而作出反应是我们的本性。例如,假如我们预视在工作中有机会遇上困难,我们可能会试图拒绝相关的邀请或委讬其他人帮忙进行,以逃避接下这项任务。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非常努力去控制一个工作计划或项目,从而避免经历失败或犯错。这是因为挫败或错误会让我们感到痛苦。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执着于给他那位不合作的同事撰写完美无瑕的电子邮件,他每次需要透过电邮要求对方帮助他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时,他都会检查自己的电子邮件十多次,以确保所有资讯准确无误。他担心这位同事会指出他的错误,继而借此拒绝替他完成任务。结果,我的这位求助人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甚至在早上不愿意去上班。

综合以上所说,我们可能反思到,若果我们要从事有意义的工作,甚至是克服挑战,就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生活中的痛苦。然而,我们可以透过面对痛苦来避免经历苦楚。根据佛教内观运动的导师及作家Jack Kornfield所言,苦楚是我们对那些不能避免的痛苦的反应。譬如,如果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上司把一项非常艰钜的任务交给他,他就难以避免需要面对进行如此具挑战性的工作时的痛苦,并面临那些有机会出现的失败情况。但是,假如他能够接受和拥抱这种必要的痛苦,例如是对成功或失败所得到的讚扬和责备,他就可以通过减少对这种痛苦的反应来避免更多的苦楚。这些反应可能包括焦虑、恐惧、嫉妒或沮丧,它们都有机会与我们的执着或贪婪有关。事实上,当我们越想去控制或佔有,就会感到越痛苦。如果这位求助人为了避免受到指责而试图尽力控制这项工作任务中的所有变数,他就会异常焦虑。在另一个情况下,如果他发现他的另一位同事在该项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信任,他为此感到非常嫉妒,亦有可能遭受更多的痛苦。

无论我们面对的是如「曼哈顿计划」般特别或非凡的项目,抑或是日常工作中的艰钜挑战,我们都有机会需要经历无可避免的痛苦。在每个人类圈子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人际动态,这些动态也会带来痛苦和挑战。只有当我们愿意面对这些痛苦并拥抱与其相关的不舒服感觉和负面情绪,我们才能在这些困难的任务中获取成功。透过接受必要的痛苦并放弃控制和佔有的倾向,我们才更有机会避免因经历这种痛苦而承受苦楚。「没有付出和努力,就没有收获 」,这句话永远是对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以中庸之道来寻找「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在我的求助人当中,不论是青少年、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答案。我的职业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别人对我外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抑或我脑海里的思想就是我?

照顾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购物狂,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她几乎每天午饭时间都会去购物,并经常沉迷浏览网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装、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场,都会有所收获,绝对不会空手而回。事实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会每天查看那些网上商店的最新库存,确保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到实体店试身并购买。她的购物狂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男友的关系,因为债台高筑而无法为筹备婚礼而储蓄。为什么她明明意识到自己购物狂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仍然忍不住继续疯狂购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