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

社交蝴蝶也許真的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因為他們非常擅長讀懂他人的想法並建立即時的聯繫,能夠在互動中閱讀他人的說話和非口頭的語言。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信心,在社交上也善於表達和放鬆自己。此外,他們對別人更加慷慨,傾向認為付出者會有所收獲。然而,成為社交蝴蝶可能也有一些缺點,他們可能會缺乏時間或精力來發展和維持不同的社交關係。試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擁有非常龐大的社交網絡,他或她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加深社交網路中與所有人的連繫。無疑,有些社交蝴蝶已經建立了一個系統來組織自己的社交網絡,甚至有設定提醒來與他人連繫。如果社交蝴蝶不能與某些聯絡人保持密切的聯繫,他或她可能會感到孤獨,甚至在經歷情緒崩潰或在生活中面臨危機時缺乏支援。即使他們有廣闊的社交網絡,但是在需要他人的支援時有機會沒有任何親密的朋友來陪伴他。

有些人可能較為內向或對於社交孤立排斥更為敏感,他們傾向發展安全可靠的社交網絡。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可能與不同的個別對象有緊密的聯繫,傾向在一對一的關係中培養更深層次的關係。在某些情況下,與這些人有密切的聯繫的對象也有機會互相是朋友關係。這些人在自己的個別關係中更容易被他人信任,因為與他或她有密切關係的人亦知道別人與對方也有緊密的聯繫。這些人能夠滿足自己對於一對一關係的深層心理需求,是很好的傾聽者和分享秘密的對象。這些人對於他人的需求有敏銳的觸覺,善於換個角度來思考。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也許未必受每個人歡迎。然而,他們打動了很多人的內心,並能夠與他人保持深厚而牢固的長期關係。這種社交風格非常適合內向、社交焦慮和對社會孤立較為敏感的人。但是,這種風格的缺點就是在社交網絡中缺乏多樣性,因為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外向的風格,難以與不同領域的人建立密切的聯繫。

在某程度上,有些人可能缺乏成為社交蝴蝶的一些先天性特質。但事實上,沒有一種社交模式可以被認為是最好的,因為每一種風格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很多人可能在自己的社交模式中混合了不同的風格,因此接受自己的特質和擁抱真實的自己是很重要的。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和性格特質的社交模式。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學會不與他人比較和擁抱自己,才能夠自由自在地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天能》與童年時期創傷的反思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電影《天能》,你可能會知道有關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夠令物體反轉並隨時間向後移動。在電影中,主角的任務是阻止使用演算機來逆轉整個世界,假若演算機的演算法被啟動,相信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世界亦會被毀滅。事實上,如果可以有意義地使用這些演算法,我會想把它用於逆轉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時期創傷經歷。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