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面對香港「百年一遇」暴雨的韌性

上星期五,香港出現了所謂「百年一遇」的暴雨情況,導致整個城市受到嚴重影響,造成大量損失及人命傷亡。鑑於這場出乎預料的暴雨,很多人的生活都面臨一定程度的不便和干擾。對於那些生活於受較嚴重影響地區的人士來說,這種無法預測的混亂有機會引發不同的負面情緒,如憤怒、沮喪或焦慮等。與此同時,這也可能為那些即將開始新學年或暑假後恢復繁忙工作生活的人增添不少壓力。我們怎樣能夠以韌性來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不便或干擾,並以冷靜和具適應性的策略來恢復正常生活?

當人們在面臨危機時經歷負面情緒,其中一項常見的應對策略是避免承認自己的內在情緒和負面認知。可以理解的是,在面對危機時保持冷靜是很重要,這讓我們能夠盡快處理或解決迫切的問題。然而,部分人可能認為如果承認自己在這些情況下感到焦慮或沮喪是軟弱的表現。有時候,人們或許會強迫自己只從積極正面的角度思考,沒有充分考慮當前情況的其他角度。譬如,一位老師因擔心暴雨後的工作安排存在不確定性而感到極度焦慮,不理會時間是否合適,不停地向同事傳送短訊詢問暴雨後的緊急安排。事實上,她在不知不覺間試圖透過這個方法以獲取更具體安排的資訊,希望藉此讓自己冷靜下來。但是,由於沒有人能夠給她一個明確的答案,使她在黑色暴雨懸掛的期間變得更加焦慮。

我們需要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生而為人,我們在危機面前經歷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更具適應性的策略是承認我們因負面情緒所遭受的痛苦,譬如是與憤怒、沮喪、焦慮或內疚相關的情感痛苦。我們需要學習通過靜觀輕輕地轉向這些痛苦,容讓自己和這些內在感受、想法和身體感覺保持接觸,以便能夠處理它們。例如,上述的老師可以承認自己因暴雨對工作安排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焦慮,並嘗試接觸她的擔憂和身體感覺。這樣,她或許明白到自己的擔心源自於無法預測的情況會令她無法制定教學計劃和作充分準備,從而有機會影響她的教學質素和聲譽。矛盾的是,當試圖接觸與焦慮相關的身體感覺時,她的焦慮可能會逐漸消退。在這種情況下,她也許能夠想出一些具創意性的應急計劃,以便應對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改變。

當負面情緒被承認及開始逐步消退後,我們就更有機會審視與危機相關的負面認知或認知扭曲。舉例來說,例子中的老師可能會因為早前接觸過其他國家的學校因洪水而停課的新聞,從而災難化她所教的學校也可能需要面臨長期停課的可能性。當她先以擁抱情緒來處理她的焦慮,就能逐漸認識到自己傾向誇大未來發生災難的可能性的認知扭曲。這樣,她就更有機會如實地感知現時的情況。

無疑,上星期的黑色暴雨和極端情況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防不勝防的危機。透過採取適應性策略來處理相關的情緒反應,我們就能更靈活地以韌性去應對這次突發危機所帶來那些無法預計的影響。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