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香港「百年一遇」暴雨的韌性
上星期五,香港出現了所謂「百年一遇」的暴雨情況,導致整個城市受到嚴重影響,造成大量損失及人命傷亡。鑑於這場出乎預料的暴雨,很多人的生活都面臨一定程度的不便和干擾。對於那些生活於受較嚴重影響地區的人士來說,這種無法預測的混亂有機會引發不同的負面情緒,如憤怒、沮喪或焦慮等。與此同時,這也可能為那些即將開始新學年或暑假後恢復繁忙工作生活的人增添不少壓力。我們怎樣能夠以韌性來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不便或干擾,並以冷靜和具適應性的策略來恢復正常生活?
當人們在面臨危機時經歷負面情緒,其中一項常見的應對策略是避免承認自己的內在情緒和負面認知。可以理解的是,在面對危機時保持冷靜是很重要,這讓我們能夠盡快處理或解決迫切的問題。然而,部分人可能認為如果承認自己在這些情況下感到焦慮或沮喪是軟弱的表現。有時候,人們或許會強迫自己只從積極正面的角度思考,沒有充分考慮當前情況的其他角度。譬如,一位老師因擔心暴雨後的工作安排存在不確定性而感到極度焦慮,不理會時間是否合適,不停地向同事傳送短訊詢問暴雨後的緊急安排。事實上,她在不知不覺間試圖透過這個方法以獲取更具體安排的資訊,希望藉此讓自己冷靜下來。但是,由於沒有人能夠給她一個明確的答案,使她在黑色暴雨懸掛的期間變得更加焦慮。
我們需要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生而為人,我們在危機面前經歷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更具適應性的策略是承認我們因負面情緒所遭受的痛苦,譬如是與憤怒、沮喪、焦慮或內疚相關的情感痛苦。我們需要學習通過靜觀輕輕地轉向這些痛苦,容讓自己和這些內在感受、想法和身體感覺保持接觸,以便能夠處理它們。例如,上述的老師可以承認自己因暴雨對工作安排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焦慮,並嘗試接觸她的擔憂和身體感覺。這樣,她或許明白到自己的擔心源自於無法預測的情況會令她無法制定教學計劃和作充分準備,從而有機會影響她的教學質素和聲譽。矛盾的是,當試圖接觸與焦慮相關的身體感覺時,她的焦慮可能會逐漸消退。在這種情況下,她也許能夠想出一些具創意性的應急計劃,以便應對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改變。
當負面情緒被承認及開始逐步消退後,我們就更有機會審視與危機相關的負面認知或認知扭曲。舉例來說,例子中的老師可能會因為早前接觸過其他國家的學校因洪水而停課的新聞,從而災難化她所教的學校也可能需要面臨長期停課的可能性。當她先以擁抱情緒來處理她的焦慮,就能逐漸認識到自己傾向誇大未來發生災難的可能性的認知扭曲。這樣,她就更有機會如實地感知現時的情況。
無疑,上星期的黑色暴雨和極端情況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防不勝防的危機。透過採取適應性策略來處理相關的情緒反應,我們就能更靈活地以韌性去應對這次突發危機所帶來那些無法預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