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當我們獨自一人時,也能感覺良好嗎?

毫無疑問,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與家人和朋友相聚交流是一種既快樂又充實的經歷。此外,社會提倡擁有龐大的人際網絡與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有些人可能因某些特別原因而導致社交聯繫較少或被迫經常獨處。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突然和他的妻子離婚了,而他所有密友也是和妻子的共同朋友,在同一個社交圈子裡。結果,在他們離婚後,他的好朋友都離他而去,只選擇和他的前妻來往。由於缺乏社交支援和經歷強烈的孤獨感,他在離婚後患上抑鬱症。他亦反映自己以往在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期間都顯得非常包容,但當他開始變得更加果斷和向他們說「不」時,他們就開始疏遠他。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告訴我他將來或許希望建立一些有意義的友誼。目前,他只想學習自己該如何獨處,並且不會感到沮喪。他認為在擁有豐碩的關係前,能夠自給自足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當他獨自一人時,可以怎樣感覺良好?

根據研究獨處的心理學家Rae André所指,我們進行社交活動是為了獲得反饋,從而感受到被愛、被認可、被欣賞和感到聯繫。在社交聯繫中,我們會持續學習有關他人和環境的事物,以便適應生活的需求。事實上,我們對於社交反饋的需求是自然的,因為它對我們的生存攸關重要。André認為我們在獨處時所經歷的孤獨感,是基於對社交反饋的期望與缺乏它之間的差距所造成。譬如,我那位求助人在婚姻中曾經有過太太的陪伴,以往每天起床都會和對方聊天,詢問她對他上班的衣著打扮的看法。他們還會一起煮早餐,並且對新購入的咖啡豆作出評價。離婚後,他下班回家沒有人和他說話。在晚飯的時候,他無法向妻子分享他對同事的感受和想法。這種社交反饋的落差使他感到無比孤獨和無助。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孤獨。如果我們能夠在獨處時為自己填補社交反饋的空白,就能夠在生活中更為滿足和享受。長遠來看,我們可以學習成為一個能夠依靠自我的人,以具創意的方式獨自從事不同的活動。為了實現這一點,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讓自己感到放鬆和自由的環境。在這個的環境下,我們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外在和內在世界。例如,我的求助人可以花一點精力和時間去佈置家居,好讓他下班回家能夠感到放鬆和自由。這樣,他就有機會培養更積極的態度,如透過選擇進食健康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恆常進行身體鍛煉來滋養自己。漸漸地,他可以通過獨處或與他人在一起時進行自我探索。與此同時,他能夠學習增強對自己的觀察, 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另外,他還可以從心靈和藝術領域來探索自己的關係。通過這些做法,我們就可以學習填補反饋循環中的空白,並在獨處時獲得滿足,逐漸於社交生活中改善人際關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抑鬱症患者在反覆思考時傾向運用抽象思維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抑鬱症患者經常反芻有關自我價值感的思想是很常見。譬如,我其中一位求助人患上抑鬱症並飽受睡眠困擾,因為他總是躺在床上反覆思考,無法入睡。每當他閉上眼睛,就開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失敗,腦海裡不停出現「我是一文不值」和「我是一個失敗者」等想法。結果,他選擇性地專注於以往生活中的挫折,習慣過度概括自己的思想,倉卒地得出一個籠統的結論——他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失敗者。事實上,我這位求助人在床上反覆思考的過程大多涉及抽象思考,他很努力地思考「為什麼」,試圖找出原因來解釋自己當前正經歷的抑鬱情緒和睡眠障礙。例如,他會不停地問:「為什麼這些事會發生在我的身上?」、「為什麼我不能夠盡快入睡?」及「為什麼我如此失敗?」。

我們能夠區分好運與惡運?

祝各位龍年快樂!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你是如何慶祝渡過的?品嚐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從親友那裡收到很多利是嗎?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互相祝賀大家好運和身體健康是我們的傳統。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地區分了好運和惡運、健康良好和不佳、以及富有和貧窮。當然,這種文化和傳統將我們與家人和朋友連繫起來。這並沒有什麼壞處,而且遵循我們的傳統是很重要的。經過深入的反思,它誘使我們相信這種區分模式是與生俱來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靜觀有助巴黎奧運兩位香港金牌得主改善對身體的覺察並提升比賽表現

對於江旻憓和張家朗在2024年巴黎奧運取得金牌,香港人都為此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儘管面對挑戰和於比賽中落後,他們二人都能夠充分展現永不放棄和堅韌不拔的香港精神,獲得不少的讚賞。很多人認為,兩位在比賽中都處於最佳的心理狀態。除了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外,他們在劍擊比賽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出極高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