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你的某些朋友傾向迴避社交場合?

在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不難發現一些傾向迴避社交場合的人,導致這些傾向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害怕被別人拒絕。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一直被朋友視為害羞和被動的,因為他甚少主動發起舉行社交聚會或聯誼。事實上,如果被邀請參加社交聚會,他還是會非常珍惜與朋友建立聯繫的機會。當我問他既然他那麼喜歡和朋友聊天和交流,為什麼不曾主動邀約他們一起相聚?他回答:「我經常擔心朋友們不喜歡我,因為我知道自己在社交場合中常常表現得很怪異。如果我嘗試主動邀請他們,恐怕他們只會拒絕我的邀約。」為什麼我這位求助人一方面非常渴望與朋友建立聯繫,一方面又對被拒絕懷有如此強烈的恐懼?

具有迴避型人格障礙傾向的人可能在整個童年時期都經歷過被父母狠狠地拒絕,結果導致發展相關的特質。以上提及的那位求助人實際上在童年時期不時主動與父親建立聯繫,但是他的父親都會一一拒絕他,只顧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他記得限時候向父親展示自己的畫作時,父親不但沒有花時間看它一眼,甚至沒有作出任何回應。此外,他的父親忽略年紀小小的他早已展露獨特的藝術天賦,並沒有悉心栽培他。除了父母的拒絕外,那些傾向於迴避社交場合的人有機會在學校經常遇到被他人拒絕的經歷,或是同伴欺凌的對象,常常遭受同伴的批評和孤立。結果,這些人對被他人拒絕變得非常敏感,並會盡力限制自己的社交環境。鑑於他們限制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其社交能力被削弱,對人際關係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能力不足或失敗的社交經驗可能會引起他人對其作出嘲諷或羞辱,進一步加劇他們迴避社交場合的傾向。

由於具備迴避型人格特質的人深信自己擁有不少內在缺陷和社交能力不足,他們亦會對社交拒絕保持高度警惕。上述的那位求助人傾向把朋友在社交場合中的評論誤解為戲弄、批評或拒絕。事實上,他會反覆思考那些自己創造被朋友嘲笑的痛苦情景。當他不斷思考自己經歷社會排斥的感覺時,便會推論自己不會被朋友接受。那些童年時期被拒絕的經歷,以及在成年後於社交場合中自己創造的痛苦經歷,讓他逐漸建立自己是不足而且有缺陷的這種信念。除此之外,他還認為身邊的人會肆意對他作出嚴厲或刻薄的批評,並且對他的事情毫不感興趣。事實上,他傾向認為所有的社交拒絕也是與自己內在的缺陷和不足相關。

除了嚴重受到認為自己是不足的信念所影響之外,這些人在一生中對自己產生正面積極看法的能力也比較弱。他們習慣忽略社交場合中正向的體驗或朋友的認可,甚至傾向誤解朋友中立和正面的評論,認為全部也是負面的。這種偏見令他們無法形成對自我抱有更健康的看法,並增加他們的社交迴避的傾向。

有了以上的理解,希望我們能對自己社交圈子中那些傾向迴避社交場合的人培養更多的同理心。我們或許可以透過舉辦更具正面氣氛的小型聚會,從而幫助有這種迴避傾向的人體驗更正向的社交活動。如果我們能夠鼓勵他們在有需要的時候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也是對他們有益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