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

另一邊廂,一個社交媒體用戶可能甚少發怖與有關自己的成就和正面的生活。這個人也許不是沒有時間發佈貼文,亦不是否認社交媒體的功能。這類型的用戶可能有強烈的自卑感,認為其他人不會認同自己的正向特質。事實上,這類型的用戶並不罕見,他們可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專業人士、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義工、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可是,在取得成就的背後,他們依然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另外,他們有機會遭受不同的困擾,例如社交焦慮、演出焦慮或持續地懷疑自我。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抓住永續存在自我的例子,但這次是比他人遜色的自我。

抓住永續存在自我的幻象有機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模式來支持「自我」。例如,一個長期自卑的人有機會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懷疑,這樣可能會增加他或她的焦慮,影響他或她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靈活性。結果,這個人或會因無法妥善管理工作項目而受到上司的批評,支持了他或她對自我感到自卑的錯覺。事實上,在我們的存在中,難免會面對失落、痛苦或令人感到透不過氣的困難。這些損失或困難可能會為我們在渴望確定性或永久性中帶來不少挑戰。正正因為這種無常,我們傾向抓緊自己或其他事業的恆常性,希望擺脫無常的現實。例如,當一個人看到自己在特定情況下對另一個人不友善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人們一向認為他或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可能沒有看到人類實際上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如果我們渴望擺脫自我比他人優秀或遜色的幻象,我們需要明白「自我」是無常的,並且依賴於身處的環境條件。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會有不同的「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積極和消極的方面,亦有優點和缺點。因此,沒有人會比他人優秀或遜色。透過接受這一點,我們可以學會走出抓住永續存在的自我的牢籠,嘗試放棄以固定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假如我們能夠放下「自我」和活在當下,不過分在意「自我」,或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現實和自己。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便能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更充分地恢復生活的自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13 週年的反思——無止境的蛻變

當我回顧自己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年的歷程,我發現自己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道路和方式不斷地發展成長。今天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三週年,回望過去,這趟旅程充滿各種的挑戰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數千位求助人身上學到不少有關人生的種種,他們讓我學會謙卑和靈活性。正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亦逐漸了解到心理治療的確揉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我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方面是受專業培訓後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來為他人進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我需要學習心理治療的藝術,就是以靈活和具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事實上,沒有單一類型的心理治療能夠滿足每個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中,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