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要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先介绍一下「自动化」这个概念。「自动化」是指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些有意识的觉察和意向。例如,学习驾驶是一个重复而有意识的行为。当一个人经过多次重复的练习,便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能够作出自动导航驾驶。

还有另外一种自动化的过程,并不需要有意识的重复练习和初始意向。例如,我们对某些事物的判断有机会因我们的感官经验而改变。当向一对情侣提供热饮时,他们对自己的感情满意度会比被提供冷饮的情侣高。但现实中他们两组的感情满意度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某一些高功能的认知过程,例如道德批判和认知的偏见,会在我们的觉察和认知以外被启动。

事实上,依附模式、抑郁性的认知谬误、与焦虑有关的注意力偏误是一些在我们意识以外的自动化。心理治疗可以启动我们的意识,但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才会有效超越自动化过程。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和潜意识的负面认知,可能是与他重复的儿童创伤经历有关。正因为这些扭曲了的认知是自动化,任何有意识的认知心力想去监察这些扭曲的想法,可能会促发自动化。当人愈想监察这些不想要的认知谬误时,便有可能增加了被困于这些想法的风险。因此,要改变我们扭曲了的思想模式,我们需要长时间而又专注的努力,因为这个改变过程是相当困难和费时的。

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听到别人意识到自己对其他人的偏见,但好像控制不了自己作出负面评价,都是一些很常见的情况。这样表示我们即使知道自己扭曲了的想法,亦很难推翻它们。对于我那位求助者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对于某些心理问题,治疗是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才能改变自动化的行为和认知谬误。事实上,要有意识地觉察并处理自动化的过程,必需依靠重复地练习,直到这种有意识的处理成为自动化,或至少与潜意识的认知谬误与行为模式并存。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下管理自己职场上的精神健康?

面对第五波疫情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无法预计的安排,要在工作中调节并不容易。很多我的求助人都面对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这与他们难以适应疫情的急速转变和所带来的挑战有关。对于一些曾经经历心理健康问题的求助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疫情而导致症状恶化。由于在这段期间面临工作压力的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临精神状态转差的危机并不罕见。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

从电影《孩子转运站》探讨人类的复杂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非黑即白思维

《孩子转运站》是一出由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执导的韩国电影,是一部关于遗弃和贩卖婴儿的电影,而该电影的的男主角宋康昊亦荣获今届康城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的殊荣。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产后遗弃婴儿和贩卖婴儿均被视作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不时在社交平台分享参与丰富家庭活动的照片和影片,呈现自己与健康的孩子的幸福家庭生活。这些人非常努力创建有关家庭生活的帖子,渴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拥有如此幸福的家庭。当我们认真地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时,可能会反思到底这些贴文是否真的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和幸福气氛?

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无法停止反刍思考?

面对生活上不同的困难、挑战或危机时,大多数人都会进行反刍式思考,这是非常常见。例如,当面临突然被解僱、需要与一个经常挑衅别人的人会面或挚亲突然离世的时候,我们可能难以控制自己不停地反复思考相关的事情。事实上,这种思考有助我们制定策略、计划如何应对挑战和接受自己的损失,亦是让我们增强对事情的理解或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方式。然而,如果我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未能放弃那些无法实现的目标,便有机会因过度反刍思考而无法摆脱纠缠于问题或事件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