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留意疫情中生活的小确幸

今年的复活节是一个特别的假期,因为我们仍然受疫情的影响而面临各种的社交距离限制。事实上,我们可能正期待着复活节假期后社交距离措施的放宽,并为恢复正常的社交聚会或其他日常活动作好准备,例如是到健身中心进行训练或到按摩院按摩放松。对于那些曾因疫情爆发而经历重大的挑战或困难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难以就自己仍然拥有的东西而心存感激。对某些人来说,最近连续数天的好天气可能已经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因为在社交距离的限制下仍然可以出外进行户外活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为什么我们会为培养感恩而感到挣扎?在动盪的时期,培养感恩会为我们带来什么益处?

面对第五波疫情所带来的逆境或挑战,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关注负面的因素和面临的威胁。事实上,人类的天性倾向于先关注事情的负面的一方,并且重视消极方面多于积极方面。这是与我们的进化和发展有关,当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的威胁时,并不会无动于衷和无视自己的生命。因此,人们会对环境中任何轻微迹象的威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另一边厢,我们会适应生活中所发生的正面事件,甚至因为认定它们没有为我们带来威胁而忘记它们的存在。无可否认,我们在担心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很容易对春天天朗气清的日子习以为常。

身处于不稳定的时期,譬如是在第五波疫情下面临被裁员的危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助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挑战和培养正面的情绪状态,给予我们更大的力量去克服当前的困难。这样,我们可能会更积极地寻找新的工作,以及与那些可能为我们提供就业机会或面试的人联系。事实上,研究指出感恩能够促进利社会行为,并改善我们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例如,当我们感谢朋友在疫情期间向我们传送表达关怀的讯息时,有机会促使我们举办更多的社交聚会,以互惠的方式来关心对方的福祉。结果,我们的感恩和向他人表达感激的行为加强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社交联系。

根据专门研究正向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Tayyab Rashid的说法,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过一些微小的行为来培养感恩。例如,我们可以每天在生活中选择一件微细而重要的事情,并在将来的日子多观察和留意这件小事。当我正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留意到自己身穿的开襟外衣上那些特殊的编织。我很感恩自己拥有这件精心缝制的衣服,并准备在未来的日子更加欣赏它。另一种能够表达感激之情的方法是以更具体的方式来表示我们的感谢。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单单向他人说出「谢谢你」或在简讯中输入「感谢」。当我们向他人表达感激时,可以尝试以更具体和更具描述性的方法。例如,在参加座谈会后,我们可以透过向讲者描述自己如何欣赏对方的演讲来向他或她表达对邀请我们参加活动的「感谢」,如对方所提出的案例或详细描述理论等。此外,我们也可能在进食的期间想起所有与制作这些食物过程有关的人和事。透过恒常地这样做,无论食物多么简单,在进食的期间我们都会经历感恩。

尽管在面对第五波疫情的逆境和挑战要培养感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这样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有正面的影响,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复活节假期和往后的日子培养感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