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健康界限

部份调查指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为三个小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任何地方下都会滑手机,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餐厅、诊所或购物中心等。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或追踪我们所认识的人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我们一方面希望借此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因为我们或许无法经常与他们碰面。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不想看到某些与我们连络人有关的东西。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同事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政治评论,使他感到烦扰。然而,他并不想取消关注这位同事,因为他担心被对方发现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关系。

除了控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外,考虑自己分享的内容也是很重要。也许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有一系列明确的界限,但至少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希望分享什么。尤其是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与工作夥伴建立关系或拥有一个专业帐户与潜在客户联系时,考虑设定适当的界限将更有机会避免带来麻烦或遭受不必要的干扰。例如,我的一位求助人从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有关她家庭的任何资讯,另一位求助人则没有分享过她自己和家人的照片。设立明确的界线并贯彻地遵循这些界限对于我们使用社交媒体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我们对自己的隐私失去控制。

我们如何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设定健康的界限?对于那些觉得部分联络人所分享的资讯惹人烦厌却不愿取消关注对方的人来说,在不取消关注的情况下把通知调较至静音或隐藏他们的个人资料是完全可以的。有时候,如果在社交平台上调较至静音模式或隐藏别人的个人资料,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在社交圈子中脱节,并因为不知道那些朋友在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而感到不安。然而,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偶尔亦要坦然接受这些脱离社交圈子的感觉。事实上,当我们想了解特定联系人的近况时,我们还是可以取消静音或取消隐藏他们个人资料。如果我们经常「机不离手」,就更加容易看到那些不希望看到的讯息并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当我们采取静音或隐藏的策略,就可以花时间参与生活其他领域的活动,这可能是我们减少使用手机的第一步。

对于那些拥有专业帐户的人来说,考虑限制于当中分享个人生活也是很重要,把自己的个人生活记录在私人账户中相对较为合适。对于那些从事思想领导力创作的人而言,在转发和表扬时设立界线亦是必须的。在某些情况下,当出现具批判性或贬低性的评论时,我们可以考虑隐藏或删除它们。此外,我们可以选择在帐户中回复什么问题或简讯,这都是有益的。

对于那些平均每天使用手机超过四个小时的人来说,尝试将使用时间减少至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平可能会更加健康。通过限制所关注的帐户数量或限制每次使用的时间来减少使用时间亦是明智之举。例如,我们可以在工作期间把手机收起来,每隔一至两个小时才查看一次手机。在使用手机时,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立界限,如只在指定时间查看社交媒体更为健康,而不是每次一拿起手机就按进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社交媒体和流动通讯器材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乐趣,我们每天都使用它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鑑于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健康地使用它们,并于当中建立适当的界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与童年创伤有关潜在的逃避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于难以忍受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情绪,因此在不自觉下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场合。除此之外,他还有酗酒的习惯,希望透过酒精来摆脱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经常虐待他,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责骂他,甚至对他作出体罚。在整个童年时期,他学会了建立一种应对机制,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逃避父亲和任何有机会被虐待的情况。另外,他还学会了逃避任何可能触发与他童年虐待相关情绪的场合,例如受到负面评价和批评的情况。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他曾经被一位同事欺凌后,他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创伤经历的记忆影响,不愿意出席任何公司团队的聚会。

为什么我们在童年时期所发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当发现没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没有邀请她出席聚会时,便会确信自己没有人爱和没有价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丧。她在生活上倾向执着于一些次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会引发起她各种负面的想法,例如别人都不喜欢她或孤立她等。譬如,当她的同事告诉她他们有自己的午餐聚会时,她便会认为自己被孤立,甚至认为对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当她的朋友要求她为自己做事时,即使她内心深处不想这样做,但是她仍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取悦他们。事实上,她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以至于很难向他人说「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应该别人珍惜的正向特质和强项。为什么她对自己不配被爱和没有价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