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健康界限

部份调查指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为三个小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任何地方下都会滑手机,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餐厅、诊所或购物中心等。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或追踪我们所认识的人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我们一方面希望借此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因为我们或许无法经常与他们碰面。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不想看到某些与我们连络人有关的东西。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同事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政治评论,使他感到烦扰。然而,他并不想取消关注这位同事,因为他担心被对方发现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关系。

除了控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外,考虑自己分享的内容也是很重要。也许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有一系列明确的界限,但至少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希望分享什么。尤其是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与工作夥伴建立关系或拥有一个专业帐户与潜在客户联系时,考虑设定适当的界限将更有机会避免带来麻烦或遭受不必要的干扰。例如,我的一位求助人从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有关她家庭的任何资讯,另一位求助人则没有分享过她自己和家人的照片。设立明确的界线并贯彻地遵循这些界限对于我们使用社交媒体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我们对自己的隐私失去控制。

我们如何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设定健康的界限?对于那些觉得部分联络人所分享的资讯惹人烦厌却不愿取消关注对方的人来说,在不取消关注的情况下把通知调较至静音或隐藏他们的个人资料是完全可以的。有时候,如果在社交平台上调较至静音模式或隐藏别人的个人资料,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在社交圈子中脱节,并因为不知道那些朋友在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而感到不安。然而,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偶尔亦要坦然接受这些脱离社交圈子的感觉。事实上,当我们想了解特定联系人的近况时,我们还是可以取消静音或取消隐藏他们个人资料。如果我们经常「机不离手」,就更加容易看到那些不希望看到的讯息并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当我们采取静音或隐藏的策略,就可以花时间参与生活其他领域的活动,这可能是我们减少使用手机的第一步。

对于那些拥有专业帐户的人来说,考虑限制于当中分享个人生活也是很重要,把自己的个人生活记录在私人账户中相对较为合适。对于那些从事思想领导力创作的人而言,在转发和表扬时设立界线亦是必须的。在某些情况下,当出现具批判性或贬低性的评论时,我们可以考虑隐藏或删除它们。此外,我们可以选择在帐户中回复什么问题或简讯,这都是有益的。

对于那些平均每天使用手机超过四个小时的人来说,尝试将使用时间减少至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平可能会更加健康。通过限制所关注的帐户数量或限制每次使用的时间来减少使用时间亦是明智之举。例如,我们可以在工作期间把手机收起来,每隔一至两个小时才查看一次手机。在使用手机时,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立界限,如只在指定时间查看社交媒体更为健康,而不是每次一拿起手机就按进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社交媒体和流动通讯器材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乐趣,我们每天都使用它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鑑于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健康地使用它们,并于当中建立适当的界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成为「社交蝴蝶」是积极发展人际网路的唯一途径吗?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欣赏那些非常擅于交际、有魅力和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因为他们看似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拥有几万个联系人,或在Facebook 上拥有几千个朋友,在网路上都会不时看到他们与不同人士参与聚会。在社会上,那些人脉广阔和社交能力强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扬,人们都普遍认为他们更成功和更具影响力。事实上,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内向或拥有与他们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于建立人际网路?你需要学习成为一只「社交蝴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