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你和伴侣在一起时能带给你安全感吗?

在我的求助人当中,很多人对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经常担心自己会被对方背叛或抛弃。由于他们部分人曾经在童年时期受到虐待或忽视,因此他们可能较大机会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风格,例如是矛盾型或回避型的依附模式。他们能否学习更加安全地依附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可以在安全型的亲密关系中找到什么典型的特质?

在童年时期,我们会与自己的父母建立依恋关系。当我们陷入困境或遇到困难时,父母就是我们寻求亲密感的安全基地。另外,他们的存在也成为了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安全基础。在成年期,我们与伴侣的关系成为了主要的依恋关系。如果我们安全地依附自己的另一半,将更有信心在遇到困难或承受巨大压力时寻求对方的协助。当我们需要与伴侣长时间分离时,也许会感到有点苦恼。除此之外,我们亦会依靠这种浪漫的依恋关系作为探索这个世界的安全基础。当我们与对方在一起时,可以寻求一定的安慰。童年时期和成年期的安全依恋关系的主要区别是成年期的依恋关系是互惠的。也就是说,这种满足依恋需求的依赖是双向,伴侣会成为对方的照顾者。事实上,成年后的依恋关系也有机会需要双方合力照顾自己的下一代。这种依恋关系还具有陪伴、友谊和合作夥伴关系的元素。

一个人能否发展出安全的依恋风格,某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在童年对父母的依恋。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在其童年发展时期对自己的需求有足够的敏锐和作出适当的回应,那么这个人将更有可能在成年后发展出一种安全的依恋模式。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对其需求的反应不一致,他或她可能会因为在童年时期经常感到沮丧,继而发展出矛盾型的依恋风格。在这个人成年后,他或她有机会同时渴望与他人亲近和寻求安慰,及经历沮丧,而抗拒接受他人的关爱和照顾。在另一个例子中,假如一个人在童年成长的阶段无法获得父母的爱和支持,以及不时被父母拒绝,他或她可能更有机会发展出回避型依恋风格。具有这种依恋风格的人可能在成年后倾向于避免依附于任何人,不会轻易从他人身上寻求爱和安慰。

那些具有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人如何在成年后与伴侣发展安全依恋?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加以觉察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一个人需要学习培养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上的自我觉察。透过定期进行静观练习,一个人将更容易觉察自己不同的情绪,并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自己的行为。譬如,一个具有矛盾型依恋风格的女子可能会因为男朋友没有即时回复自己的简讯而不停地向对方发送简讯。当对方找到空閒的时间回复她时,她却变得非常疏离,甚至发脾气不理会他。通过提升自己的觉察力,一个人可能更有能力克制自己作出冲动的反应,并在日后以较平静温和的方式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担忧或负面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共同制定一些策略,好让男方在女方需要的时候让对方感到安心。渐渐地,这位女朋友将更有机会学会如何以具适应性的方式来与伴侣相处,发展安全的依附关系。

其次,具有不安全依恋风格的人可能需要透过多加留意自己内在的问题。一个人需要反思自己的这些问题,如自我形象低落或极度需要他人认可等。在能够形成更安全的依恋模式前,他或她实际上需要专注于解决自己的内在。当然,心理治疗有助他们解决自己的内在问题,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实际上有利人们学习如何更安全地与伴侣相处。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具有不安全依恋风格的人也值得拥有富有成果和充满爱的亲密关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学习更安全地依恋自己的伴侣的过程也许是永无止境的。让我们学习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伴侣的特质和培养更多的同理心,与另一半一同在这段旅程中承诺以更合适的相处模式来共同合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