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心理治疗不单只是聊天或交谈。心理治疗是具有科学实证,基于心理学理论和技巧的对话过程,协助求助者实现目标。这意味着心理治疗是与在社交聚会中和朋友一起探讨个人问题完全不同。除此之外,心理治疗不只是针对「疯狂」的人或「弱者」。寻求心理治疗服务的人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些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而感到困扰,例如工作压力,婚姻或成瘾问题;有些人可能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或容易冲动;有些人则希望透过心理治疗进行自我探索和促进个人成长。事实上,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求助者都是高功能人士,他们的教育程度高,并在职业生涯中从事较高职位的工作。

提供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都必需经过专业的培训,从而帮助他们的求助者减轻痛苦及情绪困扰、增加对自己的深入了解或促进个人成长。这些专业人士需要在多方面谨守专业操守,当中包括能力、知情同意和保密性等等。心理治疗是一项以求助者最大利益为前题的专业服务。过程中,客户的隐私、知情权和治疗需求都会受到保障。

心理治疗师各自有其专业的领域和倾向,意思是指出不同的治疗师在与求助者进行治疗时会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专业的倾向有心理分析派、个体心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个人中心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家庭系统理论、综合或折衷疗法等等。事实上,心理治疗的成效除了心理治疗师的倾向,亦受不同的因素影响。而其中一个因素是与求助者有关,例如问题的严重性、治疗动机和心理思维等。另一个因素就是求助者处于的环境有没有其他的支持和帮助。心理治疗的成效,最重要建基于治疗师与求助者的治疗关系。显而易见,治疗师与求助者双方都与这个重要因素有关。

在决定接受心理治疗前,我们需要了解治疗师的专业资格和经验。在香港专业团体(例如香港心理学会和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公会)注册的人士必须遵守其专业操守。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得以保障,我们需要留意了解治疗师的专业资格,注册的专业团体等等。接受心理治疗是一个人的重要旅程。因此,必先要好好地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并选择具有专业资格的治疗师。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