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是谁? 我是一个患病的人吗? 我能够以自己的职业定义自己吗 ? 抑或我只是在家庭中所担当的角色?

当你在一个社交场合遇到一群陌生人时,你会如何向他们介绍自己?如果是一个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你可能会告诉这些陌生人你的职业和工作内容。如果是一个由你的朋友所举办的社交聚会,你可能会向其他人谈及一些家庭的趣事,介绍一下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是母亲或妻子)。你也可能会向他们提及自己是从哪一所大学毕业,并发现陌生人当中有人和你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告诉对方一些与自己的身分认同相关的资讯,包括我们所做的事情或在不同场合担当的角色。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有机会以自己所患的疾病(譬如是某种的精神病患)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并可能因此而感到羞耻。

我们常常会因为自我意识而建立了一套对自我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会利用「我」(I)、「我」(me)、「我的」(mine)来将自己某些经验来为自我作出定义或身份认同。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可能会以一位母亲、一名抑郁症患者和一位建筑师来定义自己。而另一位求助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身形来定义自己为一个肥胖的人。我们对自我的形象是取决于自己在身份认同上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那位将自己定义为一名抑郁症患者的求助人可能会因此已感到非常羞耻,而那位认为自己是一个胖子的求助人亦会因为自己完美主义倾向而觉得自己有缺陷。

另一种的自我意识是我们会把自己拿来与他人比较。当我们在脑海中不断地将自己与其他人作出比较,便可能会产生一种自我感觉,即是我们更加聪明、更加富有或更加漂亮。对于那些倾向对自我形象抱有负面感觉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加丑陋、更加贫穷和更加愚蠢。在其他情况下,我们也会认同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创造的自我感觉。譬如,如果一位青少年觉得妈妈比较喜欢自己的哥哥,他便倾向认为自己比起哥哥不是那么可爱或不是那么有能力。事实上,这位年青人的行为表现也可能受到妈妈对待他的方式所影响。如果他的妈妈对待他的方式不如对哥哥般那么慈悲,他可能会更加不尊重他的妈妈。

然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到底我们真的是那个被自己作出定义的人吗?事实上,当我们越倾向认同这些定义,便会以有限和狭窄的经验来看待自我,变得越来越僵化和受到很多的限制。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认为专业的建筑师是需要保持正面积极、快乐和有能力的。因此,当她因为抑郁而变得负面、悲伤和能力不足的时候,便会感到非常沮丧。为了令生活更为自由和平静,我们需要健康地释放自己因应过往经验而建立的身份认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需要意识自己的身份是具有试验性和流动性的。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可以持续地变化,正如我们可能在生活中面临困难或达到某些成就时,我们的自信心会不时产生变化。此外,作为人类,我们亦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和独特性。然而,我们需要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避免认为自我意识是固定或局限于某种定义。

为了能够健康地释放自己的身份认同,我们可能透过培养静观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这样,我们便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自我意识就如流动的河水一样,而我们就是能见证这流动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