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当我们独自一人时,也能感觉良好吗?

毫无疑问,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与家人和朋友相聚交流是一种既快乐又充实的经历。此外,社会提倡拥有庞大的人际网路与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有些人可能因某些特别原因而导致社交联系较少或被迫经常独处。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突然和他的妻子离婚了,而他所有密友也是和妻子的共同朋友,在同一个社交圈子里。结果,在他们离婚后,他的好朋友都离他而去,只选择和他的前妻来往。由于缺乏社交支援和经历强烈的孤独感,他在离婚后患上抑郁症。他亦反映自己以往在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期间都显得非常包容,但当他开始变得更加果断和向他们说「不」时,他们就开始疏远他。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他将来或许希望建立一些有意义的友谊。目前,他只想学习自己该如何独处,并且不会感到沮丧。他认为在拥有丰硕的关系前,能够自给自足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当他独自一人时,可以怎样感觉良好?

根据研究独处的心理学家Rae André所指,我们进行社交活动是为了获得反馈,从而感受到被爱、被认可、被欣赏和感到联系。在社交联系中,我们会持续学习有关他人和环境的事物,以便适应生活的需求。事实上,我们对于社交反馈的需求是自然的,因为它对我们的生存攸关重要。André认为我们在独处时所经历的孤独感,是基于对社交反馈的期望与缺乏它之间的差距所造成。譬如,我那位求助人在婚姻中曾经有过太太的陪伴,以往每天起床都会和对方聊天,询问她对他上班的衣着打扮的看法。他们还会一起煮早餐,并且对新购入的咖啡豆作出评价。离婚后,他下班回家没有人和他说话。在晚饭的时候,他无法向妻子分享他对同事的感受和想法。这种社交反馈的落差使他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孤独。如果我们能够在独处时为自己填补社交反馈的空白,就能够在生活中更为满足和享受。长远来看,我们可以学习成为一个能够依靠自我的人,以具创意的方式独自从事不同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让自己感到放松和自由的环境。在这个的环境下,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外在和内在世界。例如,我的求助人可以花一点精力和时间去布置家居,好让他下班回家能够感到放松和自由。这样,他就有机会培养更积极的态度,如透过选择进食健康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恒常进行身体锻炼来滋养自己。渐渐地,他可以通过独处或与他人在一起时进行自我探索。与此同时,他能够学习增强对自己的观察, 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另外,他还可以从心灵和艺术领域来探索自己的关系。通过这些做法,我们就可以学习填补反馈循环中的空白,并在独处时获得满足,逐渐于社交生活中改善人际关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

透过创造力来寻求自己的强项,并在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发现自己在职场上表现得非常退缩和害羞,受社交焦虑问题的困扰。他对于自己在投资银行领域的工作感到极度不适应。由于他认为自己即使是从商学院毕业,但是对于金融方面的知识仍然非常有限,因此非常害怕与其他的同事交谈。透过深入的讨论,他发现自己对于商业和金融的范畴完全不感兴趣。事实上,当初选修商科也是他的父亲所建议的。在他大学毕业后,他和父亲都认为自己唯一应该走的道路就是在商界里工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