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你是否如实地活出真正的自我?

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最有机会因为什么而感到遗憾?其中之一可能是我们在对生活最后的反思中,发现自己没有勇气活出真实的生活。譬如,我们可能在一生中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被困于一段早已不再珍惜的婚姻中。我们也有可能反思自己在过去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发展新的事业。当我们问自己到底自己的生活是否与重视的事情一致时,或许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在我们得知自己是否真正地为自己而活前,需要先对「自我」有足够的自我觉察。从基础层面来说,我们需要了解自己,例如是自己的抱负或性格特质。对于某些人而言,他们可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并愿意为他人服务。如果这类人从事与自身的价值观互相矛盾的工作时,比如是担任对冲基金经理,他们很大机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预期般具备意义。另一个例子是,有些人可能非常重视与自己的父母或孩子渡过更多美好的时光。假如这些人的工作佔据了生活大部分的时间,甚至需要在周末加班工作,那么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为真正的自己而活。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他人的价值观或环境的集体文化所影响。譬如,如果我们身处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重视成就和物质财富的环境中长大,便有可能渐渐接受这些价值观。结果,我们可能不会为内在的自己而奋斗。当我们无法与大多数人一样为集体文化中所重视的东西而奋斗时,便会倾向作出自我批判或质疑自我。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赚取很多金钱或在职业阶梯达到足够高的水平而批评自己。事实上,这些自我批判或负面评价会让人相信自己是不足的,有机会扭曲我们对自我的看法,导致我们忽视自己的真实本性和强项。

为了能够摆脱这些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我们需要采取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待自我。也就是说,在了解真正的「自我」前,我们需要有能力觉察自己的「自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成为自己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身体感觉的观察者。通过培养这种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待自我,当我们以集体价值观来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便更容易意识到自己陷入自我批判或负面评价中。此外,假如我们不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以真实的自我来行事时,也更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感到不安或不适。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或许能够进行更多的反思,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实的价值观和抱负,从而避免跌入自己设下的陷阱。譬如,一位从事对冲基金经理在练习静观和瑜伽的数个月后,发现自己对瑜珈的热情,以及渴望透过他人培养幸福感来服务他人。当她意识到这些后,便辞去了对冲基金经理的工作,展开成为瑜珈导师和静观导师的旅程。

受最近两年的疫情所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很多逆境。有时候,当我们开始意识自己有机会无法如实地为自己而活时,便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在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如何能够真正地为自己而生活前,先让我们加深对内在自我的认识。这样,我们或许能够逐渐找到一条自己真正珍惜的道路,享受我们馀生的旅程。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