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生活中經歷痛苦是在所難免,但苦楚或許是可以避免的

看完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後,我和朋友們討論如果我們是奧本海默,會否決定領導「曼哈頓計劃」,因為我們有機會因此而參與政治動態,並為在歷史上取得巨大成功和促成破壞性的行動而陷入強烈的矛盾中。鑑於在戰爭最終使用原子彈的可能性模糊不清,奧本海默和科學家團隊需要擁抱在整個過程中的複雜情緒。根據哈佛大學科學史研究教授Franklin Lewis Ford所指,奧本海默對於該項計劃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是矛盾的。如果沒有能力擁抱擔任領導者的複雜情緒和「痛苦」,他就不可能創造歷史。

如果我們留意自己對不同情況所產生的反應,或許會注意到避免於生活中感到痛苦而作出反應是我們的本性。例如,假如我們預視在工作中有機會遇上困難,我們可能會試圖拒絕相關的邀請或委託其他人幫忙進行,以逃避接下這項任務。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非常努力去控制一個工作計劃或項目,從而避免經歷失敗或犯錯。這是因為挫敗或錯誤會讓我們感到痛苦。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執著於給他那位不合作的同事撰寫完美無瑕的電子郵件,他每次需要透過電郵要求對方幫助他完成一些工作任務時,他都會檢查自己的電子郵件十多次,以確保所有資訊準確無誤。他擔心這位同事會指出他的錯誤,繼而藉此拒絕替他完成任務。結果,我的這位求助人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甚至在早上不願意去上班。

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可能反思到,若果我們要從事有意義的工作,甚至是克服挑戰,就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生活中的痛苦。然而,我們可以透過面對痛苦來避免經歷苦楚。根據佛教內觀運動的導師及作家Jack Kornfield所言,苦楚是我們對那些不能避免的痛苦的反應。譬如,如果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上司把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交給他,他就難以避免需要面對進行如此具挑戰性的工作時的痛苦,並面臨那些有機會出現的失敗情況。但是,假如他能夠接受和擁抱這種必要的痛苦,例如是對成功或失敗所得到的讚揚和責備,他就可以通過減少對這種痛苦的反應來避免更多的苦楚。這些反應可能包括焦慮、恐懼、嫉妒或沮喪,它們都有機會與我們的執著或貪婪有關。事實上,當我們越想去控制或佔有,就會感到越痛苦。如果這位求助人為了避免受到指責而試圖盡力控制這項工作任務中的所有變數,他就會異常焦慮。在另一個情況下,如果他發現他的另一位同事在該項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信任,他為此感到非常嫉妒,亦有可能遭受更多的痛苦。

無論我們面對的是如「曼哈頓計劃」般特別或非凡的項目,抑或是日常工作中的艱鉅挑戰,我們都有機會需要經歷無可避免的痛苦。在每個人類圈子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人際動態,這些動態也會帶來痛苦和挑戰。只有當我們願意面對這些痛苦並擁抱與其相關的不舒服感覺和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在這些困難的任務中獲取成功。透過接受必要的痛苦並放棄控制和佔有的傾向,我們才更有機會避免因經歷這種痛苦而承受苦楚。「沒有付出和努力,就沒有收穫 」,這句話永遠是對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親或母親擁有自戀型人格,會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你會感到自卑和持續性地焦慮嗎?你會不停認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關係中嗎?你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額完成?你會傾向因為信任的問題而與別人疏遠嗎?如果你對於以上其中一些的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兩位自戀型父母的影響。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有什麼特質?

覺察與自我有關的成癮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擁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體帳戶,並會不時發怖與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會或重要紀念日有關的帖文。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評論時,我們會有滿足的感覺。事實上,這些「讚好」和正面的評論會刺激大腦中的獎勵系統並釋放多巴胺,令我們有愉悅感。我們會不斷地檢查手機應用程式彈出紅色圓圈的訊息提示,由於這是獎勵性的經驗,因此我們會更頻繁地發怖帖文,卻忽略了自己實際上是渴望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來尋求興奮的感覺。

13 週年的反思——無止境的蛻變

當我回顧自己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年的歷程,我發現自己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道路和方式不斷地發展成長。今天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三週年,回望過去,這趟旅程充滿各種的挑戰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數千位求助人身上學到不少有關人生的種種,他們讓我學會謙卑和靈活性。正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亦逐漸了解到心理治療的確揉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我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方面是受專業培訓後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來為他人進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我需要學習心理治療的藝術,就是以靈活和具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事實上,沒有單一類型的心理治療能夠滿足每個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中,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