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是谁? 我是否根据外部现实来定义自己?

通过社会化,我们学会根据外部现实来定义自己。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会因为自己与婆婆关系不佳而自称为「坏媳妇」。自她嫁给丈夫以来婆婆一直对她不好,让她无法与婆婆正常地相处。事实上,即使她非常努力满足婆婆的要求,婆婆都会对她作出无理的批评。在农历新年期间,我的求助人拜访她的婆婆以示尊重。由于她认为衣着得体是对婆婆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所以选择了一件色彩缤纷的连身裙参加家庭聚会。此外,她亦认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选取色彩鲜艳的亡着也意味着好运气。然而,当她的婆婆看到她时,便马上批评她穿着得过于花俏和浮夸。她的婆婆表现出蔑视的态度,并评论她五颜绿色的穿搭实在显得太自负了。受到婆婆严厉的批评让她感到极度羞耻,她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自恋」的人,因为她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穿着色彩缤纷的衣服。当然,这个例子或许有点极端。事实上,这表明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倾向以外部世界中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来为自我作出定义。让我们再想一想,我们是否需要以外部现实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当被问及「我是谁?」时,我们很多时候会根据我们的背景来定义自己。譬如,我们可能倾向以自己的家庭来作出定义。其中一个例子是如果我们出身于卑微的家庭,会较容易感到自卑或认为自己的无能的。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为我们贴上的标籤来定义自己。我们亦会倾向于认同父母、老师或同辈的归因和期望。例如,一名女同性恋女孩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因为她的性取向在天主教学校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也有机会按照自己所属的类别来认同自我的身份,就好像某人会以自己是律师的职业来作定位,倾向采用特定的思维来实践自己的律师生活。但问题是,这些外部的现实能够回答「我是谁?」吗?

对于上述的问题,答案都是「否」。事实上,我们需要透过探索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通过审视自己活着的经历,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当然,我们仍能参考外部现实来定义自己,但关键是这些外部现实取决于我们的内部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我是谁」的答案或解释,是经由我们内在处理和与我们的价值观有关。例如,上述的女同性恋者有机会因面对父母对她造成的创伤和以往在学校被欺凌的经历而倾向把老师的批评当作事实,并认定自己有重大的缺陷。相反,如果这位女孩是内自一个充满关怀及能够获得家人认可的家庭,以及有一位能够培养她活出真正自己并不对她施加任何外在期望的母亲,她或许会视老师的批评为宗教信仰的偏见。这样,她将更有机会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和值得被尊重的人。

从这个层面来看,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探索和感受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自我。意思即是,我们在看待自我时要包含所有好的和坏的经历,当中也许有些是我们希望极力否认的,但我们都需要拥抱它们,譬如是我们的失败或错误等。我们需要感受自己的身体感觉,体验此时此地的自我。这样,对于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内心变化而每秒钟也不断修改,我们亦只能从内部找到自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电影《 灵魂奇遇记 》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吗?

相信不少已经看过《 灵魂奇遇记 》这出动划的人都觉得它十分有启发性及令人感动。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为爵士乐的表演者,当他在试镜中被爵士乐传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选中成为表演乐手后,因过度兴奋而意外地掉进马路的深坑。Joe的灵魂最终出现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里遇到了22号,22号是一个对地球生活完全没有渴望和没有生命火花的灵魂。在22号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寻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与Dorothea Williams一起进行了演奏。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实现了自己的长期愿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22号利用Joe的身体经历了一趟短暂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间和经历,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慾望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奥运会提醒我们与世上众生的连系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观看奥运会各项的比赛项目,而东京奥运会亦在8月8 日顺利闭幕。在闭幕礼上,各国的选手都在台上一起庆祝,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在奥运会的十六天里,我们都乐于支持代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当我们观看比赛和阅读比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时,透过欣赏人性、爱和希望,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增强了连系。除了庆祝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奖牌得主获得成功外,我们也对那些没有在赛事中取得胜利的参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些选手即使没有赢取比赛,但是在过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来参加今次的奥运会。我们如何能够继续培养这种与世界上众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