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自戀型人格的光與暗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婚姻關係的問題而與丈夫一同前來尋求協助,透過對深入了解這對夫婦的關係和他們個別的情況,我發現那位丈夫是一個與他人缺乏連繫、只顧自己的利益、缺乏同理心和情感疏離的人,可能擁有不少自戀型人格的特質。在這段婚姻關係中,妻子感到非常孤獨,因為她的丈夫經常表現得非常自私,而且對於了解太太的內心世界完全不感興趣。此外,他還經常看不起自己的妻子並貶低她。在日常生活中,這位丈夫為家人訂下不同嚴格的規則,如果有人不遵守他的規定,他便會遷怒於對方。事實上,正正因為他持續只是高度地關注自我和缺乏留意身邊的人的意識,令這段婚姻關係日漸惡化。這些就是自戀者的陰暗面,其高度的自我關注妨礙他們與別人建立真正和親密的聯繫。結果,夫妻二人都是孤獨的人。

對於那些具備適應不良自戀型特質的人而言,他們傾向全神貫注於獲得成功、地位和他人的欽佩,而且需要時刻在別人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由於他們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到自己的身上,他們沒有空間就他人的需要給予同情,以及無法關注他人的感受和想法。鑑於這些人傾向認為自己是優越的,他們不時會欺負和挖苦他人,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重要他人所造成的傷害。除了因為渴望獲得權利而訂立很多規則供他人遵循外,他們還會雙重標準地打破那些規則。譬如,以上述的那名丈夫為例,他不容許妻子與其他男性朋友聯絡,自己卻經常單獨地與女性朋友外出聚會。當他的妻子發現他與一些女性朋友建立曖昧關係時,他仍然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毫無悔意。

毫無疑問,與適應不良的自戀者建立關係是有毒和令人感到非常孤獨。事實上,他們可能因為性格問題而過著極度不正常的生活。結果,很多人可能會避免表現出自己擁有自戀型相關的特徵,例如是傾向自我去達致個人成功的健康關注。有些人也有機會因為害怕顯得過分自私或專橫而拒絕擔任領導的角色。他們可以因為過於謙虛而不願意曝露自己的成就,選擇躲於他人後面來避免讓人認為自己是一個自戀的人。那麼,自戀有健康的一面嗎?

那些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或處於高地位的人,且為人類的福祉作出巨貢獻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具備一些健康的自戀特質。他們可能在克服適應不良的自戀特質方面經歷了艱難的時刻,並在個人成長的階段學到一些以往在人際關係方面所欠缺的技巧和策略。作為一個健康的自戀者,他們可能對別人的需要感同身受和給予同情。他們亦可以透過自己的臨在來與別人進行更深入的交流,以及建立親密的連繫。與此同時,他們可以在團隊中擔任優秀的領導者,具有遠見地帶領成員實現目標的魅力。事實上,他們仍然會在生活中尋求他人的認可和欽佩。但是,他們願意關注別人的需求和以他人為導向。當他們發現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亦會適時提供協助,在這個層面上,他們與適應不良的自戀者並不相同,因為他們在情感上能與他人建立聯繫,並且能夠維持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些自戀的特質。當我們明白人類是多元化,便需要學習擁抱和接受自己的自戀和他人健康的自戀特質。正正因為人們是由不同的特質和性格所構成,我們可以自由地以一顆慈悲的心來湊合和創造。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豐富多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天能》與童年時期創傷的反思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電影《天能》,你可能會知道有關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夠令物體反轉並隨時間向後移動。在電影中,主角的任務是阻止使用演算機來逆轉整個世界,假若演算機的演算法被啟動,相信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世界亦會被毀滅。事實上,如果可以有意義地使用這些演算法,我會想把它用於逆轉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時期創傷經歷。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們的朋友很少主動找他們聊天或聚會,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聯繫他們,往往都是打算尋求幫助或支援才會聯絡自己。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於朋友來說並不重要,像俗語所說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朋友沒有把自己放在較優先的位置。在這個重視網絡通訊的時代,人們是否會傾向疏遠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才聯繫別人?抑或是我那些經常被朋友忽視的求助人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