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是誰? 我是一個患病的人嗎? 我能夠以自己的職業定義自己嗎 ? 抑或我只是在家庭中所擔當的角色?

當你在一個社交場合遇到一群陌生人時,你會如何向他們介紹自己?如果是一個與工作相關的活動,你可能會告訴這些陌生人你的職業和工作內容。如果是一個由你的朋友所舉辦的社交聚會,你可能會向其他人談及一些家庭的趣事,介紹一下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是母親或妻子)。你也可能會向他們提及自己是從哪一所大學畢業,並發現陌生人當中有人和你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告訴對方一些與自己的身分認同相關的資訊,包括我們所做的事情或在不同場合擔當的角色。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有機會以自己所患的疾病(譬如是某種的精神病患)來定義自己的身份,並可能因此而感到羞恥。

我們常常會因為自我意識而建立了一套對自我的看法,也就是說,我們會利用「我」(I)、「我」(me)、「我的」(mine)來將自己某些經驗來為自我作出定義或身份認同。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可能會以一位母親、一名抑鬱症患者和一位建築師來定義自己。而另一位求助人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身形來定義自己為一個肥胖的人。我們對自我的形象是取決於自己在身份認同上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那位將自己定義為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求助人可能會因此已感到非常羞恥,而那位認為自己是一個胖子的求助人亦會因為自己完美主義傾向而覺得自己有缺陷。

另一種的自我意識是我們會把自己拿來與他人比較。當我們在腦海中不斷地將自己與其他人作出比較,便可能會產生一種自我感覺,即是我們更加聰明、更加富有或更加漂亮。對於那些傾向對自我形象抱有負面感覺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加醜陋、更加貧窮和更加愚蠢。在其他情況下,我們也會認同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創造的自我感覺。譬如,如果一位青少年覺得媽媽比較喜歡自己的哥哥,他便傾向認為自己比起哥哥不是那麼可愛或不是那麼有能力。事實上,這位年青人的行為表現也可能受到媽媽對待他的方式所影響。如果他的媽媽對待他的方式不如對哥哥般那麼慈悲,他可能會更加不尊重他的媽媽。

然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到底我們真的是那個被自己作出定義的人嗎?事實上,當我們越傾向認同這些定義,便會以有限和狹窄的經驗來看待自我,變得越來越僵化和受到很多的限制。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認為專業的建築師是需要保持正面積極、快樂和有能力的。因此,當她因為抑鬱而變得負面、悲傷和能力不足的時候,便會感到非常沮喪。為了令生活更為自由和平靜,我們需要健康地釋放自己因應過往經驗而建立的身份認同。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需要意識自己的身份是具有試驗性和流動性的。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可以持續地變化,正如我們可能在生活中面臨困難或達到某些成就時,我們的自信心會不時產生變化。此外,作為人類,我們亦需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和獨特性。然而,我們需要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意識,避免認為自我意識是固定或局限於某種定義。

為了能夠健康地釋放自己的身份認同,我們可能透過培養靜觀專注於當下的體驗。這樣,我們便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自我意識就如流動的河水一樣,而我們就是能見證這流動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