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對愉悅感覺的「癮」

不論是社交媒體還是美味的甜點,我們都可能會從不同的渠道渴望獲得更多愉悅的感覺。當我們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貼文和照片時,或許會更頻繁地檢查我們的帳戶,看看能夠從朋友中獲得多少「反應」。當我們打開一包薯片時,可能會忍不到把整包吃掉。事實上,以上提及的兩個例子或其他類似的情況下,我們都會體驗到愉悅的感覺。有時候,這些感覺並不明顯,以至於我們可能未能覺察它們。如果我們多加留意自己的行為,或者會發現自己傾向於作出更多相同的行為,從而獲得更多愉悅的感覺。例如,當朋友對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內容給予「反應」會引發我們的愉悅感,我們可能會自動化地增加查看社交媒體帳戶的次數,這種自動導航與我們對得到更多愉悅感的本能渴望有關。

從表面來看,通過增加某些行為來獲得愉悅感似乎對我們的福祉帶來益處。譬如,從社交媒體平台中獲得很多正面的「反應」的感覺很好。因此,我們渴望發布有趣的貼文來吸引他人作出更多的回應。如果適度並謹慎地行事,這是一個健康和適當的方法來尋求認可。然而,如果我們缺乏對自己渴望愉悅感覺的覺察,最終可能會發展至成癮問題。

我們怎樣才能更清楚地覺察到自己的渴望呢?透過練習靜觀,我們可以學習增強對自己的情緒的覺察。這樣,我們可能更容易注意到自己不愉悅的感覺。舉例來說,當我們不小心觸碰到一個正燒紅的鍋子並感到疼痛時,會馬上縮開以免經歷更多的痛楚。在這個自動化的過程中,我們會因為痛苦而感到不適。當覺察到自己正經歷愉悅的體驗時,我們可能需要學習對自己渴望這些感受的傾向培養更多的意識。 也就是說,在意識到自己的內心產生任何愉悅的感覺時,我們可以注意它們並承認它們的存在,但不對它們作出反應。例如,當我們享用一包薯片時,可以嘗試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對品嚐薯片所帶來的愉悅感的渴望上。透過注意並承認自己渴望從包裝中拿取更多薯片,我們就可以先停下來,並再選擇是否繼續吃更多。

有時候,由於受到自動化的影響,我們很難注意到自己的渴望及其相關在內心所產生的愉悅感。透過定期進行靜觀練習,我們可以更耐心地提高對關注這些不顯眼的感受的能力。愉悅感對我們來說固然重要,體驗到某種程度的快樂並沒有壞處。這是一個在享受這些愉悅的感覺和過度渴望它們之間尋求平衡的問題。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產生慾望是一件我們應該要避免的壞事嗎?

從美味的食物到非凡的成就,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體驗到慾望的牽引力。其中一個能夠展現人們擁有渴望被認可和讚賞的天性的日常例子,就是我們希望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渴望獲得更多的「讚好」。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傾向於嚴厲地批評自己突然產生購買名牌手袋的慾望,她告訴我她最近兩個星期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研究不同的著名設計師所設計的手袋。只要她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會不停地滑手機,搜尋很多有關這些產品的資訊。最近幾天,她找到一個自己夢寐以求的手袋,無法控制自己不想起它。在另一邊廂,她不停批評自己有這樣的慾望,整天壓抑自己的想法。她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她為自己貼上了「追求物質主義」的標籤。由於她不願意接受自己擁有這種慾望,她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延遲作出購買的行為。然而,她越壓抑自己的慾望,就越抵擋不住購物的衝動。產生購買名牌手袋的慾望真的是那麼糟糕嗎?

沒原因地感到快樂和平靜

人們常常問我,面對這麼多逆境和不確定性,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快樂和平靜?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她在小學裡教導學生的時候很容易變得煩躁。她班上有一些有特硃教育需要的學生,如患上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時作出騷擾到他人的行為。一直以來,她對這些學生都很寬容。然而,當她得知即將有一群由政府委派的資深顧問前來觀課後,她開始變得愈來愈容易煩躁。事實上,她對自己抱著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好好管理所有學生,並營造到理想的課堂氛圍。結果,她在教學中失去了平靜,尤其是當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學生的行為時。

我們迴避面對因改變而感到恐懼的傾向

2024年已經過了接近一半,你是否因為沒有作出自己想要的改變而覺得原地踏步?你會否對於一些與改變相關的危機或不舒服的感覺而感到恐懼?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接獲上司的通知,公司將會於數個月後裁員,她正面臨失業的威脅。然而,她對於尋找新工作一拖再拖,亦缺乏動力規劃自己的未來。 當我問她為什麼遲遲仍不去尋找新的工作時,畢竟這對她來說是一件緊急的事,她告訴我她擔心自己的技能已經過時,並且害怕在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