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作出自我認同

當我們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通常都會根據自己的職業、家庭角色或性別來定義自己。對我而言,我是一名已婚的女臨床心理學家。我們傾向以自己對社會作出貢獻或維持生計的工作來為自己的身份作出定義。這樣,我們很容易會被限制或困於自己所認同的角色當中。例如,一位中年的女性可能會認定自己是一名家庭主婦,應該要時刻保持家裡清潔整齊,並且每天都要為家人烹調各種的美食。除此之外,她可能非常重視孩子學業上的成就,因為她認為這是反映自己作為一位母親是否稱職的表現。事實上,對於那些沒有小孩的中年女性來說,她們也有機會因性別的身份認同而被他人評價,而且這是十分常見的。

透過創造力來尋求自己的強項,並在生活中展現自己的優勢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大學商學院畢業後發現自己在職場上表現得非常退縮和害羞,受社交焦慮問題的困擾。他對於自己在投資銀行領域的工作感到極度不適應。由於他認為自己即使是從商學院畢業,但是對於金融方面的知識仍然非常有限,因此非常害怕與其他的同事交談。透過深入的討論,他發現自己對於商業和金融的範疇完全不感興趣。事實上,當初選修商科也是他的父親所建議的。在他大學畢業後,他和父親都認為自己唯一應該走的道路就是在商界裡工作和發展。

你在獨處的時刻感到自在嗎?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對於摯友突然離世而感到相當悲痛,正在經歷哀悼的過程。由於這位密友是她生意上其中一位的合作伙伴,她與這位密友的親戚或朋友沒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她只是從其他的生意伙伴的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更無法參與這位好友的葬禮來與對方道別。這位求助人只能自我哀悼,她認為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她對這位摯友突然離世的感受。由於普遍的價值觀都認為人不應為自己的得失而有太大的情緒起伏,甚至需要時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位求助人像平常一樣準時上班,表現得沒有因這件事情而經歷任何負面情緒。她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出席很多不同的社交聚會和活動。她認為這種分散自己注意力的策略是讓自己渡過悲傷時刻的最佳方法。然而,在她的好友過世的兩年後,她前來進行心理治療。當談到這一位好友時,她仍然無法阻止眼淚不停流下來,在會面的期間放聲痛哭。事實上,這位求助人的防禦策略實際上阻止了自己經歷哀傷的過程,並有機會因此延長了自己的喪親之痛。

從電影《梅艷芳》反思我們的追憶與生活的無常

最近,不少人都談論傳記電影《梅艷芳》,很多看過這齣電影的人都不禁回想起梅艷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時期那個充滿活力的香港。作為香港人,我們會因梅艷芳的恆毅力、多樣性、勇氣和樂善好施的精神而稱她為「香港女兒」。雖然梅艷芳出身卑微、與父親失聯,以及經歷愛情的失敗,即使她「傷痕纍纍」仍努力為生命拼搏。看過這齣電影的人除了為香港這位傳奇人物感到悲痛外,也許同時追憶自己過去的人生。除了我們和梅艷芳的精神,我們還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因此,我們無可避免地面對種種無常,並需要學習接受生活中所有的無常。

你是否正在處於一段缺乏界限又糾纏不清的關係中?

很多我的求助人都被困於與他們重視的人的親密關係中,當中可能包括父母或伴侶。以一名幾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完完全全地依賴自己的丈夫的女士為例,他的丈夫要求她結婚後要成為一名家庭主婦。這位丈夫在各個方面都會控制自己的妻子,譬如是經濟上、社交上,甚至在家庭聚會上。這名妻子需要先獲得丈夫的同意,才能出席與朋友之間的聚會。即使是家庭聚會,丈夫也會協助妻子組織,像是安排日子或挑選餐廳等。此外,丈夫從來不會給予妻子家用或零用錢,只是會為對方支付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費用,並沒有賦予她使用金錢的權力。在移民的期間,由於妻子不懂駕駛又不擅長說英語,事事只好依賴丈夫。到他們回港後,丈夫仍然保留太太的八達通卡,只有在入閘時才會給她使用。事實上,每當太太試圖學習獨立,都會令丈夫有懲罰她的傾向,以冷漠和沈默來回應她。這名丈夫需要了解一切有關妻子的事情,而且不能讓妻子有自己的意見。

觀點取替和以整全角度的思考如何有助我們培養幸福感?

在人際關係中,人們都會普遍地把對方視為「好」或「壞」。對某些人來說,當發現自己的密友有缺點時,他們會認為這是無法接受的。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發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當著其他朋友面前說自己的不是。她認為這位朋友沒有把她當作最好的朋友,並且背叛了她。於是,她決定疏遠這位朋友,以及在那個共同的社交圈子中逐漸弧立自己。我的這位求助人無法從不同的角度和整全的模式來感知現實,事實上,她運用了二分法的思維,只能夠分析當前情況的其中一部份,沒有以整全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她的二分法思維和原子分析令她難以培養上豐盛的人際關係和發展成功的事業。她如何能夠學習新的思考模式來增強生活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