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當我們獨自一人時,也能感覺良好嗎?

毫無疑問,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與家人和朋友相聚交流是一種既快樂又充實的經歷。此外,社會提倡擁有龐大的人際網絡與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有些人可能因某些特別原因而導致社交聯繫較少或被迫經常獨處。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突然和他的妻子離婚了,而他所有密友也是和妻子的共同朋友,在同一個社交圈子裡。結果,在他們離婚後,他的好朋友都離他而去,只選擇和他的前妻來往。由於缺乏社交支援和經歷強烈的孤獨感,他在離婚後患上抑鬱症。他亦反映自己以往在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期間都顯得非常包容,但當他開始變得更加果斷和向他們說「不」時,他們就開始疏遠他。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告訴我他將來或許希望建立一些有意義的友誼。目前,他只想學習自己該如何獨處,並且不會感到沮喪。他認為在擁有豐碩的關係前,能夠自給自足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當他獨自一人時,可以怎樣感覺良好?

根據研究獨處的心理學家Rae André所指,我們進行社交活動是為了獲得反饋,從而感受到被愛、被認可、被欣賞和感到聯繫。在社交聯繫中,我們會持續學習有關他人和環境的事物,以便適應生活的需求。事實上,我們對於社交反饋的需求是自然的,因為它對我們的生存攸關重要。André認為我們在獨處時所經歷的孤獨感,是基於對社交反饋的期望與缺乏它之間的差距所造成。譬如,我那位求助人在婚姻中曾經有過太太的陪伴,以往每天起床都會和對方聊天,詢問她對他上班的衣著打扮的看法。他們還會一起煮早餐,並且對新購入的咖啡豆作出評價。離婚後,他下班回家沒有人和他說話。在晚飯的時候,他無法向妻子分享他對同事的感受和想法。這種社交反饋的落差使他感到無比孤獨和無助。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孤獨。如果我們能夠在獨處時為自己填補社交反饋的空白,就能夠在生活中更為滿足和享受。長遠來看,我們可以學習成為一個能夠依靠自我的人,以具創意的方式獨自從事不同的活動。為了實現這一點,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讓自己感到放鬆和自由的環境。在這個的環境下,我們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外在和內在世界。例如,我的求助人可以花一點精力和時間去佈置家居,好讓他下班回家能夠感到放鬆和自由。這樣,他就有機會培養更積極的態度,如透過選擇進食健康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恆常進行身體鍛煉來滋養自己。漸漸地,他可以通過獨處或與他人在一起時進行自我探索。與此同時,他能夠學習增強對自己的觀察, 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另外,他還可以從心靈和藝術領域來探索自己的關係。通過這些做法,我們就可以學習填補反饋循環中的空白,並在獨處時獲得滿足,逐漸於社交生活中改善人際關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