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是誰? 我是一個患病的人嗎? 我能夠以自己的職業定義自己嗎 ? 抑或我只是在家庭中所擔當的角色?

當你在一個社交場合遇到一群陌生人時,你會如何向他們介紹自己?如果是一個與工作相關的活動,你可能會告訴這些陌生人你的職業和工作內容。如果是一個由你的朋友所舉辦的社交聚會,你可能會向其他人談及一些家庭的趣事,介紹一下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是母親或妻子)。你也可能會向他們提及自己是從哪一所大學畢業,並發現陌生人當中有人和你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告訴對方一些與自己的身分認同相關的資訊,包括我們所做的事情或在不同場合擔當的角色。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有機會以自己所患的疾病(譬如是某種的精神病患)來定義自己的身份,並可能因此而感到羞恥。

我們常常會因為自我意識而建立了一套對自我的看法,也就是說,我們會利用「我」(I)、「我」(me)、「我的」(mine)來將自己某些經驗來為自我作出定義或身份認同。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可能會以一位母親、一名抑鬱症患者和一位建築師來定義自己。而另一位求助人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身形來定義自己為一個肥胖的人。我們對自我的形象是取決於自己在身份認同上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那位將自己定義為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求助人可能會因此已感到非常羞恥,而那位認為自己是一個胖子的求助人亦會因為自己完美主義傾向而覺得自己有缺陷。

另一種的自我意識是我們會把自己拿來與他人比較。當我們在腦海中不斷地將自己與其他人作出比較,便可能會產生一種自我感覺,即是我們更加聰明、更加富有或更加漂亮。對於那些傾向對自我形象抱有負面感覺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加醜陋、更加貧窮和更加愚蠢。在其他情況下,我們也會認同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創造的自我感覺。譬如,如果一位青少年覺得媽媽比較喜歡自己的哥哥,他便傾向認為自己比起哥哥不是那麼可愛或不是那麼有能力。事實上,這位年青人的行為表現也可能受到媽媽對待他的方式所影響。如果他的媽媽對待他的方式不如對哥哥般那麼慈悲,他可能會更加不尊重他的媽媽。

然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到底我們真的是那個被自己作出定義的人嗎?事實上,當我們越傾向認同這些定義,便會以有限和狹窄的經驗來看待自我,變得越來越僵化和受到很多的限制。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認為專業的建築師是需要保持正面積極、快樂和有能力的。因此,當她因為抑鬱而變得負面、悲傷和能力不足的時候,便會感到非常沮喪。為了令生活更為自由和平靜,我們需要健康地釋放自己因應過往經驗而建立的身份認同。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需要意識自己的身份是具有試驗性和流動性的。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可以持續地變化,正如我們可能在生活中面臨困難或達到某些成就時,我們的自信心會不時產生變化。此外,作為人類,我們亦需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和獨特性。然而,我們需要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意識,避免認為自我意識是固定或局限於某種定義。

為了能夠健康地釋放自己的身份認同,我們可能透過培養靜觀專注於當下的體驗。這樣,我們便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自我意識就如流動的河水一樣,而我們就是能見證這流動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與發展時期創傷有關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著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有些是很成功的專業人士或商人,他們具有足夠的社交技巧及能夠與其他人相處融洽。有些則是傾向迴避與他人接觸,甚至完全斷絕社交聯繫。表面上,有社交焦慮的人會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離自己,亦非常害怕別人對自己作出負面評價。他們傾向認為別人對他們的社交表現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們在社交聚會後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後亦需要一段長時間休養。

電影《靈魂奇遇記》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嗎?

相信不少已經看過《靈魂奇遇記》這齣動畫的人都覺得它十分有啟發性及令人感動。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為爵士樂的表演者,當他在試鏡中被爵士樂傳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選中成為表演樂手後,因過度興奮而意外地掉進馬路的深坑。Joe的靈魂最終出現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裡遇到了22號,22號是一個對地球生活完全沒有渴望和沒有生命火花的靈魂。在22號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尋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與Dorothea Williams一起進行了演奏。可是,他卻發現原來實現了自己的長期願望後,並沒有什麼特別事情發生及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相反,22號利用Joe的身體經歷了一趟短暫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間和經歷,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慾望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

奧運會提醒我們與世上眾生的連繫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觀看奧運會各項的比賽項目,而東京奧運會亦在8月8 日順利閉幕。在閉幕禮上,各國的選手都在台上一起慶祝,提醒著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個體。在奧運會的十六天裡,我們都樂於支持代表自己國家或地區的選手。當我們觀看比賽和閱讀比賽舞台背後的感人故事時,透過欣賞人性、愛和希望,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彼此之間增強了連繫。除了慶祝自己國家或地區的獎牌得主獲得成功外,我們也對那些沒有在賽事中取得勝利的參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這些選手即使沒有贏取比賽,但是在過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來參加今次的奧運會。我們如何能夠繼續培養這種與世界上眾生和現實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