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 2023 年,讓我們更為專注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在2023年的開端,我們很多人會開始制定新年計劃,甚至希望實踐一些長期的抱負。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會喚起他們的情緒。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困於當前的角色中,未能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經是位專門幫助個人客戶解決疑難的專業人士,她在兩年前獲邀成為一間非牟利機構的負責人。自此之後,她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至處理關係、團隊管理和市場行銷上,甚少幫助他人處理個人問題。她承認接受這個職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獲得成就的需要。同時,她亦覺得自己只要擔任領袖的角色,就會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她逐漸地對目前的職位感到矛盾和不滿意,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更喜歡幫助個人客戶和培育他們。事實上,她發現自己根本不太享受擔任主管的各個方面,例如處理辦公室政治問題、制定營銷策略和需要常常出席不同的社交活動等。

由於受到集體價值觀所影響,我們選擇擔任一個新的角色是很常見。譬如,不少年輕女性仍然認為自己應該在30歲前結婚生子。從人類文化的集體價值觀來看,成為人妻和成為人母均被視為女性共同的重要里程碑。結果,不少女性可能隨波逐流,未曾反思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事實上,很多人在整個童年時期有機會因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而受到重要他人的批評。這樣,他們可能會在沒有達到社會或身邊的人的期望下發展一種內在批判。此外,有些人可能曾經因沒有從眾而遭受歧視。例如,一名法律系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而非成為律師,當他的舊同學知道他是法律界的「局外人」後,便開始疏遠和孤立他,再也沒有邀請他出席任何舊同學的聚會。

鑑於我們傾向按照集體價值觀來行事,以及害怕被社交孤立,我們如何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生活?首先,我們需要學習在當下保持自我覺察,這一點對於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是很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注意到自己是否常常按照集體價值觀來作出選擇的傾向。例如,一個演員如果注意到他傾向純粹為了獲得更高的酬勞而接受不合適的工作,將更有可能拒絕一些與其形象發展不相符的電影拍攝邀請。學習把意識帶回當下的體驗亦有助我們擺脫在沒有按照他人的期望來行事時所產生的內在批判聲音。也就是說,上述的演員在拒絕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後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呼吸時,可能會覺察到認定自己不比同輩富有的內在批判。

其次,我們需要學習反思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觀。第一步是嘗試遠離那些傾向於符合社會要求的目標,並朝著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目標作出行動。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與自身價值觀重新建立聯繫?一個常見的練習是找一個我們不認識但尊重或欽佩的人,並細心反思他或她的生活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人有什麼觸動人心的地方。例如,是與他或她所獲得的獎項有關嗎?抑或是因為這個人對特定的群體作出貢獻?他或她是否貫徹一些我們也很珍惜的價值觀?

透過回答以上的問題,你也許發現這個人實際上擁有一些你在生活中也想獲得的品質。即使你在目前可能沒有按照這個人的價值觀生活,但內心深處可能渴望活出這些價值觀。有時候,考慮到那些對我們有所影響的社會期望,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一定的勇氣和時間來逐步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就讓我們在2023年繼續不停地對生活多加反思,並按照我們的價值觀努力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