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嗎?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旅行中於街頭市集購買到假玉的經歷,她提到自己在旅途中一直尋找有關如何辨別真假玉石的資料,並為有機會購買到假貨的可能性感到非常不安。她心裡一直想:「我真是個笨蛋,竟然受騙了!」她除了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和是一個失敗者,亦批評自己實在是太無知了。你有過和她類似的經歷,因為作出錯誤的決定而造成一些損失嗎?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機會犯錯,亦可能作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

對於那些傾向對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人來說,當他們在生活中作出錯誤的決策時,通常都會出現很多自我批評的想法。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承認自己對自我作出批評,但是盡量避免相信它們等於事實。其實,想法只是想法,不一定能夠如實地反映現實。例如,在現實中,不少的玉石愛好者也曾經在收藏的過程中被騙,買到了假玉。對那些非玉石行家來說,購買到劣質的玉石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當我的那位朋友視自己的愚笨和無知只是想法時,她或許更有機會意識到這是在街頭市集人們常常犯下的錯誤。

事實上,犯下錯誤或作出令人後悔的決定總是令人難受和可恥的。我們怎樣可以原諒自己並接受這些缺陷?其中一項實際的策略就是視此為成長的機會。正如家喻戶曉的一句話——「我們都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當我們犯錯後,所學到的東西會比從一開始就做對了的多。我的那位朋友也許能夠因這次的經歷作出反省,明白到自己是因為一時的貪心才會犯下錯誤。她告訴我她在市集上看到一隻顏色非常漂亮的翡翠手鐲,心想如果到名牌的玉器店購入類似的手鐲定必要花不少金錢。當在路邊小攤看到那隻手鐲時,她馬上想到能夠省下不少錢,便二話不說地購買了它。實際上,她也沒有認真地檢查過這隻玉鐲的真偽。

如果我們能夠把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便更有機會接受它並原諒自己。假如我們能夠接受人生的旅程是一個學習過程,將會帶來莫大的益處。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若然我們認為犯錯就意味著愚蠢或失敗,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黑白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與生俱來的無知,又怎能夠學習呢?事實上,謙虛的人總是能夠學習到更多。

如果我們意識到所作出的決定或行為與對自我的期望之間存在差異,自我批評有時候也是無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極力試圖停止自我批評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常常批評自己對自我作出批判,他們亦有機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有關的想法。然而,他們越是努力嘗試停止批判自我,這些自我批判越是揮之不去。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接受自我批評是很普遍,以及對自我培養更多的自我慈悲。

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我們更為放鬆地擁抱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