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什麼是解離?解離經歷罕見嗎?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看電影時被它深深地吸引,感覺像迷失於其中似的?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坐在你身旁的人正在哭泣或在使用手機。你可曾在聽到一些悲傷的消息(如親人的離世)後立刻感到麻木?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道自己處於高壓水平,只是在壓力源消失並病倒後才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曾有過類近的經歷,那麼你可能有時會出現輕微解離的情況。事實上,不少研究人員表示解離體驗可按照不同程度分佈於頻譜中。對於很多沒有患上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來說,偶爾經歷輕微的解離體驗是很常見。另一方面,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例如是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患者,他們不時在不同身份之間切換,但他們無法意識這種情況。這種極端的解離體驗並不常見,可以被描述為有問題的精神狀態。

處於解離狀態時,人們有機會體驗到情緒、思想和記憶是欠缺連繫或被分開的。這些元素本應與自我聯繫起來,但在解離下彼此無法互通,亦無法與自我的其他部分聯繫起來。在更嚴重的情況下,自我的某些部分會斷開連繫,解離的部分會主導整個人,並發揮思考和作出行為的力量。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內在有各種面向,並會因應不同角色或所面對的情況而展現特定的一面和作出相應的行為。例如,我們有時會留意到一位女士在與男朋友約會時說話的語調和舉止都像個小女孩。但在工作場合中,她的談吐舉止和工作方式也像一位成功的事業型女性,語氣鏗鏘有力。事實上,這位女士並非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患者,她只是在不同情況下展示自己不同的面向。在另一個例子中,我們有時會聽到人們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表現得如此咄咄逼人和大發雷霆,這個不是平常的我。」在帶有攻擊性和感到憤怒的情節中,這個人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這個人因遭受到他人不公平對待而被觸動時,他或她可能會作出即時反應並表達自己的憤怒,這是有可能的。假如上述提及的兩個人在物質時間上無法完全意識到自我的行為,這些可能是輕微的解離體驗。

那麼,什麼因素有機會導致一個人的解離處於頻譜中更嚴重的一端?研究指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創傷。要定義創傷,我們需要了解創傷有不同的類型。事實上,定義創傷經歷的關鍵是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功能受到影響。根據一些專門研究和治療解離的心理學家所說,創傷並不是指一個事件,它是關於一個人的大腦如何處理該件事。如果一個人在未能在特定創傷事件中整合整個體驗,那麼當中某些元素可能會與其他部分脫節。這有機會導致這個人在將來的經歷也出現解離的情況。譬如,當一名強姦受害者在社交應酬活動中聞到與強姦者相近的香水時,她可能會經歷解離。她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突然感到極度焦慮,但完全不知道背後的原因。這是因為被侵犯的經歷對這位女子來說非常痛苦,讓她難以處理當中所有情緒、想法和其他身體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她有機會難以把所有元素整合到這次經歷中。結果,強姦者的香水氣味與她的痛苦經歷切斷連繫。這樣,當她再次聞到類近的氣味就會被觸動,她無法得知箇中原因,甚至連自己是被這種特殊的香水氣味觸發也不知道。

除了那些因經歷創傷而受傷的人有更嚴重的解離經歷外,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輕微的解離是正常和有用的。譬如,我們在進行高度集中的活動時可能需要它來讓我們更為專注。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經歷了更嚴重的解離體驗,尋求專業協助是非常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