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的思想是網狀的,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們會陷入困局中

每當我建議我的求助人在日常生活中練習靜觀時,他們不時會告訴我很難專注於當下。他們通常都被繁忙紊亂的思緒所困擾,很容易走神。例如,一位女士因丈夫離世而悲痛不已,隨著時間過去她走出傷痛並開展一段新的親密關係。在和男朋友約會期間,她路過那個以往經常與已故丈夫一起散步的公園。起初,她並沒有意識那個公園就和丈夫常常一起去的那一個,只是覺得和男朋友在附近約會很快樂。當她在公園留意到其中一棵樹上開了一朵美麗的花時,她突然想起以前和丈夫散步時見過這種花,並開始憶起她與丈夫曾討論為他們的家購買一些新植物的對話。她甚至回想起丈夫在陽台上種植花草和修剪盆栽的身影。這就是我們網狀思維的力量。當上述女子的大腦進行網狀思維的思考時,她對丈夫的離世感到百感交集,不禁哭起來。她的心情仍然受哀傷所影響,並為此感到非常無助,因為她無法停止反覆想起已故的丈夫。

儘管我們的思想有反覆思考的傾向,但是這種聯想的模式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例如,我們需要在腦海中有一個網,以便我們享受閱讀偵探小說整個過程中進行推理和分析的樂趣。事實上,我們腦海中這個具有關聯性的網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方式。學習更複雜的知識和理解這個世界上複雜的抽象概念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很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並在做事時不斷地改良和完善我們的策略。而且,這種能力有機會隨年齡的增長發展得更為成熟。從這個層面來看,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年幼的孩子有時候在簡單日常活動中比成年人更容易留意或覺察到某些被人錯過的事情或細節。因為他們的頭腦還未充滿密佈的網,仍有空間觀察和注意周圍的環境,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情況。

考慮到網狀思維的功能,我們有機會不自覺地過度使用它們,並被它們持續的聯想和糾纏不清所困擾。如果以上提及的那位女士開始反覆思考她的哀傷反應,她可能會不停地作出自我批評,甚至因被困於這些思緒中而認定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她甚至可能會認為她的男朋友不喜歡她,並打算很快會離開她。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運用自己的網狀思維,以及怎樣可以避免因過度利用它進行沒有效益的反思?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思緒糾纏不清時,我們需要學會脫離它。首先,恆常地進行靜觀練習有助我們更加了解那些沒有效益的反覆思考。當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網狀思維時,可以透過中和這些想法的真實性來試圖脫離它。我們可以嘗試告訴自己,想法只是想法,想法並不是事實。

我們需要學會在必要時脫離網狀思維網絡,當我們陷入如此困境時,只顧與自己的聯想和分析爭持不下是沒有用途和效益的。畢竟,我們的網狀思維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