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精明能干的人也有机会戴着微笑抑郁的面具

当我们看到有人突然在毫无预兆下自杀,可能会感到非常震惊。通常,这些人或许在别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开朗、善于交际和能干。然而,在这些表面形象的背后,他们可能正在经历抑郁和焦虑情绪,或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负面的认知。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最近发现他被一位很好的朋友背叛。在没有直接对质的情况下,我的求助人开始疏远对方,并减少恒常地与对方见面。可是,他的这位朋友却不断散播一些有关他的负面谣言,促使在他们的共同朋友圈中的有人对我的求助人产生误解。结果,他逐渐地被这些朋友孤立,更因为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事但被这样对待而感到委屈。我的这位求助人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绅士,一直有着非常积极正面的个性,并确信自己需要一直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事实上,即使被其他朋友误解和冤枉,他也认为自己需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感到沮丧和孤独。他认为没有人理解他,开始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位求助人的抑郁倾向被掩饰起来,也就是人们常称的「微笑抑郁症」。患有微笑抑郁症的人可能担心,如果他们表现出抑郁和悲伤的情绪,只会为身边的人带来负担。这些人亦有机会具备完美主义的特质,导致他们觉得抑郁是软弱的表现。事实上,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抑郁状态,渴望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有时候,人们可能受到社交平台上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描绘所影响,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唯一经历抑郁情绪并感到被孤立和孤单的人。微笑抑郁症的风险之一是自杀风险较高,因为患上的人大多都是高功能的人,他们更有能力执行企图自杀的计划。对于那些从表面看来很正常但或许因压力和逆境而感到抑郁的人,我们可以如何提高警觉?

如果我们怀疑身边的某人可能患有微笑抑郁症,可以尝试观察一些不太显着的迹象。譬如,这个人的体重或食慾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或是留意到他或她对以前喜欢的活动不再感兴趣。有时候,我们亦有机会观察到这个人变得容易烦躁和激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劝导这个人谘询心理学家进行正式评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

对于那些一直习惯在别人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的人来说,培养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长期扮演着表面形象的角色时,就可能会相信它反映了我们真实的身份。我们可以透过练习静观来觉察自己不断变化的思想、感受和情绪。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许能够意识到在自己开朗、善于交际、能干的性格的深处,可能藏着一个未被照顾到的抑郁部分。适时放下我们的面具,以及接触自己真实感受有助我们连结自己的内心,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并拥抱自己脆弱的一面。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