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无限游戏与人生意义的笔记

最近,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抑郁症复发而再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她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欠缺意义,没有动力进行学习和享受休閒活动。事实上,她在高中的时候曾经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当时的她非常努力的学习,渴望增加自己能够进入该学科就读的机会。然而,当她没有获得建筑学系录取时,她的梦想破灭了。结果,她只能够入读自己的第二志愿社会科学学系。尽管她在大学一年级的生活「多姿多彩」,参加了不少的社团和课外活动,但是仍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当我和她探讨她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时,我们谈及了有限与无限游戏。

根据美国宗教历史和文学学者James P. Carse的说法,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就是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根据Carse 的说法,有限游戏是为求达到胜利的目的而玩的游戏,而无限游戏所指的是为了让游戏能够永远玩下去的游戏。实际上,以外在定义来看待,有限游戏的玩家是无法独自玩游戏,例子包括足球比赛和歌唱比赛。上述的求助人所面对的情况也是一样,因为她为了考进建筑学系而尝试与他人竞争。相反,无限游戏是由内在定义的,玩家可以单独进行。无限游戏的唯一目的是防止游戏终结,让每个人都能继续参与游戏。譬如,维持长久的友谊、处于一段浪漫关系,以及活出值得的个人生活也是无限游戏的例子。

上述的求助人拥有一种心态,就是把建筑学院的拒绝视为彻底的失败。她固执地认为游戏已经结束了,因为她无法成为一名建筑师。结果,她开始认定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然而,如果她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明白人生就如一趟旅程,活出有价值的人生实际是一场无限游戏。那么,当她进入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时候,她可能会以更开放的态度来探索自己在未来生活的可能性。事实上,有限游戏的规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无限游戏的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当一个人看到无限游戏的规则正在阻碍或防止游戏继续进行,他或她可以选择改变游戏规则。例如,在一段浪漫关系中,一名妻子开始因丈夫不理解自己照顾小孩和没有分担日常家务的辛酸而大感失望。这位丈夫可以透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作出调节,包括花多点时间照顾孩子或更为主动积极地在日常琐事上协助妻子。这样,浪漫关系才能继续下去,而双方亦乐在其中。

在这个充满竞争气氛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奋力竞争,例如是希望进入更好的学校、从事赚取更多金钱的工作,或是以更苗条和美丽的容貌来示人。可是,这样只会令我们被困于所有的有限游戏中,并忘记了无限游戏的真缔。当然,我们仍然需要在无限游戏中参与一些有限游戏。譬如,我们需要在求职的过程中保持竞争力,并在面试中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只是关注那些有限游戏,很大机会失去过着充实生活或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和幸福感。

当我们开始将自己的生活视为一场无限游戏时,可能会意识到生命并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或得到成功的外在认证。就让我们反思自己正在参与的无限游戏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