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放下我们对秩序和理解的渴求

对于那些有拖延倾向的人来说,他们常常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反复思考如何让一切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或是渴望对每一件事都有充分的了解。事实上,追求秩序和理解对我们来说是很吸引。这是因为「完整及有秩序的画面」的幻象能够安抚了们内心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难以决定在董事会会议上的简报要涵盖哪些最重要的资料,不停反复思考该包含或排除什么要点,以及他所作的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他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的上司对他的准备工作没有给予具结构性和完整的指导。尽管他的上司提供这种有益他学习的开放性,但他却视此为有机会犯错或被贬低的危险。结果,他一直拖延,无法完成需要汇报的资料。

另一个例子是,人们经常试图反复思考某个现象的原因或某人行为的表面意图。这种对获得充分理解的渴望也是我们对补偿当前环境中所有未知因素的自然倾向。对某些人来说,留下未知的空间会感到不安和不舒服。他们需要理解所有事情,才能得到掌控感和感到安全。我的另一位求助人习惯猜测每位参观她的珠宝陈列室的顾客的意图。如果她未能理解某位特定顾客的行为,就会感到无比焦虑。譬如,当一位顾客尝试了很多珠宝款式后却不愿意购买,她便会担心这位顾客并非真正的客户,而是试图窃取她的商业机密。这样,她整天都在反复思考,无法专心完成工作。我的这位求助人推测这位客户的意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她一心想找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时,就无法停止思考。然而,这种反复思考模式实际上无法帮助她找出答案,因为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某人的行为或其真实意图。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秩序和完全理解的渴望,就能够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的灵活性。在接受与承诺疗法(ACT)中,学习摆脱无益的反复思考并专注于有益的反复思考对我们来说很有用。对我们来说,停止期望「无序」的想法,以及对某种情况或某人的行为的未知会消失也是很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放下一直以来对充分理解和完整秩序的渴求。这样,我们的焦虑就会减少,从而更为平和地面对日常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反思,将更有机会发现「无序」和未知比有序和充分理解更加常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