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能够拥抱自己的瑕疵并原谅自己吗?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旅行中于街头市集购买到假玉的经历,她提到自己在旅途中一直寻找有关如何辨别真假玉石的资料,并为有机会购买到假货的可能性感到非常不安。她心里一直想:「我真是个笨蛋,竟然受骗了!」她除了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和是一个失败者,亦批评自己实在是太无知了。你有过和她类似的经历,因为作出错误的决定而造成一些损失吗?生而为人,我们都有机会犯错,亦可能作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我们如何能够拥抱自己的瑕疵并原谅自己?

对于那些倾向对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人来说,当他们在生活中作出错误的决策时,通常都会出现很多自我批评的想法。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对自我作出批评,但是尽量避免相信它们等于事实。其实,想法只是想法,不一定能够如实地反映现实。例如,在现实中,不少的玉石爱好者也曾经在收藏的过程中被骗,买到了假玉。对那些非玉石行家来说,购买到劣质的玉石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我的那位朋友视自己的愚笨和无知只是想法时,她或许更有机会意识到这是在街头市集人们常常犯下的错误。

事实上,犯下错误或作出令人后悔的决定总是令人难受和可耻的。我们怎样可以原谅自己并接受这些缺陷?其中一项实际的策略就是视此为成长的机会。正如家喻户晓的一句话——「我们都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当我们犯错后,所学到的东西会比从一开始就做对了的多。我的那位朋友也许能够因这次的经历作出反省,明白到自己是因为一时的贪心才会犯下错误。她告诉我她在市集上看到一只颜色非常漂亮的翡翠手镯,心想如果到名牌的玉器店购入类似的手镯定必要花不少金钱。当在路边小摊看到那只手镯时,她马上想到能够省下不少钱,便二话不说地购买了它。实际上,她也没有认真地检查过这只玉镯的真伪。

如果我们能够把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便更有机会接受它并原谅自己。假如我们能够接受人生的旅程是一个学习过程,将会带来莫大的益处。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若然我们认为犯错就意味着愚蠢或失败,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黑白了。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与生俱来的无知,又怎能够学习呢?事实上,谦虚的人总是能够学习到更多。

如果我们意识到所作出的决定或行为与对自我的期望之间存在差异,自我批评有时候也是无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极力试图停止自我批评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会常常批评自己对自我作出批判,他们亦有机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有关的想法。然而,他们越是努力尝试停止批判自我,这些自我批判越是挥之不去。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接受自我批评是很普遍,以及对自我培养更多的自我慈悲。

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更为放松地拥抱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与童年创伤有关潜在的逃避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于难以忍受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情绪,因此在不自觉下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场合。除此之外,他还有酗酒的习惯,希望透过酒精来摆脱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经常虐待他,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责骂他,甚至对他作出体罚。在整个童年时期,他学会了建立一种应对机制,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逃避父亲和任何有机会被虐待的情况。另外,他还学会了逃避任何可能触发与他童年虐待相关情绪的场合,例如受到负面评价和批评的情况。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他曾经被一位同事欺凌后,他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创伤经历的记忆影响,不愿意出席任何公司团队的聚会。

为什么我们在童年时期所发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当发现没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没有邀请她出席聚会时,便会确信自己没有人爱和没有价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丧。她在生活上倾向执着于一些次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会引发起她各种负面的想法,例如别人都不喜欢她或孤立她等。譬如,当她的同事告诉她他们有自己的午餐聚会时,她便会认为自己被孤立,甚至认为对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当她的朋友要求她为自己做事时,即使她内心深处不想这样做,但是她仍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取悦他们。事实上,她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以至于很难向他人说「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应该别人珍惜的正向特质和强项。为什么她对自己不配被爱和没有价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