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透过静观来减少强迫症患者不断寻求再保证?

强迫症患者既有强迫思想,也有强迫行为。强迫思想是指出现不想要的入侵性想法、划面或冲动,它们会引致一个人感到焦虑和不适。强迫行为是指人们进行重复的心理事件或显着行为,从而暂时减少因强迫思想所产生的焦虑和不适感。 寻求再保证是其中一个常见于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然而,这种强迫行为常常被忽视。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天都会给母亲打很多通电话,询问对方有关她对朋友所给予的评论是否恰当,希望借此寻求保证。与其他形式的强迫行为一样,寻求再保证并不能阻止人们担心自己面临负面结果。譬如,我的求助人不断向母亲寻求保证,实际上是创造了另一个新的循环来解决强迫思想相关的焦虑。当给朋友传送简讯时,她会不停想着自己未能给予他们适当的评论。寻求再保证只是一种方法使她感觉到强迫思想得以解决。然而,每次当她出现这种强迫思想时,她就认为自己需要以同样寻求再保证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寻求再保证的问题在于强迫症患者永远也无法满足。以我的那位求助人为例,当她的母亲向她保证她对朋友的评论是适当的后,她又可能会担心母亲的判断是否准确,继而询问她的母亲是如何得出这个判断。当母亲告诉她如何得出这个判断后,她又有机会进一步质疑母亲是否道出真相。如果我们身边的人因为强迫思想而感到非常焦虑,以及经常向我们寻求再保证,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首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与强迫症患者达成协议,表明不会回答他们寻求再保证的问题。其次,我们可以建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静观练习,练习静观有助他们抵抗强迫思想。透过静观,患有强迫症的人学会培养对自己的强迫思想、划面或冲动的认识。这样,他们开始更加意识到它们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和焦虑。对他们来说,当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强迫思想时,延迟对自己不适的感觉和焦虑作出反应是很重要的。这样,他们在觉察强迫思想和执行强迫行为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学会在作出强迫行为前先等待一段时间,冲动也有机会因此而消退。

强迫症患者延迟作出强迫行为,也是一种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表现。从这个意义来看,患有强迫症的人试图抵制自己的强迫行为有时是相当痛苦。通过静观,他们还可以学会与这些痛苦的感觉共存,以及接受在不作出强迫行为时经历不舒服的感觉。事实上,坚持运用静观来接受这种不适是值得的,因为从长远来说,他们不需要再被困于重复作出强迫行为的生活中。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你在独处的时刻感到自在吗?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对于挚友突然离世而感到相当悲痛,正在经历哀悼的过程。由于这位密友是她生意上其中一位的合作夥伴,她与这位密友的亲戚或朋友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她只是从其他的生意夥伴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更无法参与这位好友的葬礼来与对方道别。这位求助人只能自我哀悼,她认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对这位挚友突然离世的感受。由于普遍的价值观都认为人不应为自己的得失而有太大的情绪起伏,甚至需要时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位求助人像平常一样准时上班,表现得没有因这件事情而经历任何负面情绪。她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出席很多不同的社交聚会和活动。她认为这种分散自己注意力的策略是让自己渡过悲伤时刻的最佳方法。然而,在她的好友过世的两年后,她前来进行心理治疗。当谈到这一位好友时,她仍然无法阻止眼泪不停流下来,在会面的期间放声痛哭。事实上,这位求助人的防御策略实际上阻止了自己经历哀伤的过程,并有机会因此延长了自己的丧亲之痛。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下管理自己职场上的精神健康?

面对第五波疫情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无法预计的安排,要在工作中调节并不容易。很多我的求助人都面对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这与他们难以适应疫情的急速转变和所带来的挑战有关。对于一些曾经经历心理健康问题的求助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疫情而导致症状恶化。由于在这段期间面临工作压力的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临精神状态转差的危机并不罕见。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

从电影《孩子转运站》探讨人类的复杂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非黑即白思维

《孩子转运站》是一出由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执导的韩国电影,是一部关于遗弃和贩卖婴儿的电影,而该电影的的男主角宋康昊亦荣获今届康城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的殊荣。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产后遗弃婴儿和贩卖婴儿均被视作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不时在社交平台分享参与丰富家庭活动的照片和影片,呈现自己与健康的孩子的幸福家庭生活。这些人非常努力创建有关家庭生活的帖子,渴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拥有如此幸福的家庭。当我们认真地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时,可能会反思到底这些贴文是否真的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和幸福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