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以觉察和那些具备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相处?

如果我们在社交圈子或家庭中遇到一些具备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或许很难避免遭受到他们操控。事实上,他们往往因对自恋的饥渴而透过吹嘘和欺凌的策略来控制他人,容易令身边的人掉进他们的陷阱中。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倾向满足那位在游乐会中所认识的朋友的自恋需求,对方不论在社交媒体或是聊天群组都是一名活跃分子,不停地吹嘘自己,而她总是不假思索频繁地给予对方讚好或回应。她的回应和讚扬为对方带来了积极的鼓励,强化了对方相应的行为。我的另一位求助人则倾向逃离某个社交群组,因为她不愿意再受当中一个拥有自恋特质的朋友所欺负。每当她受到欺凌时,她都会礼貌地作出回应,并且不让对方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感到不舒服和生气。有见及此,她的那位朋友认为她接受在群体中被他欺负和控制。假如我们倾向被困于他人的自恋策略,可能会持续地感到渺小和无助。此外,我们的自我形象也有机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正常交往。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应对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所使用的这些策略?

当我们在社交圈子或家庭中面对具备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人时,需要反思自己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作出自动化反应的举动。意思即是,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培养觉察,例如不断地讚美和作出鼓舞人心的行为,或是在被欺负时过度顺从和包容对方。透过恒常的静观练习,我们将逐渐提升自己应对他们的能力,并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或感到不舒服和生气。面对这类型的人所采取的策略,我们可以多加注意自己作出的即时回应,并尝试退后一步延迟自动反应。当我们尝试给予自己一定的空间时,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当的方式来回应他们,不一定需要离开社交圈子或即时断绝来往。

例如,当我的求助人留意到那位朋友在游乐会聚会上自吹自擂时,她可以选择忽略他的吹嘘,尝试不给予任何表扬或讚赏来强化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她亦可以在聚会中对他的细心举动作出正面的评价,如表扬他为场内的所有女士倒水。透过这种方式,她也许能够促进这位朋友在社交圈子中为他人服务的适应性举动。这种做法有助他以更正向的方式来与他人交往,避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自恋的慾望而行事。

另一个例子是,当我的求助人在朋友圈中被其他成员欺负时,她没有温顺地作出回应。相反,她可以对那位朋友说:「我理解你可能会因为我多次没有出席社交聚会而觉得不被尊重。老实说,我不希望因为我的缺席为你带来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最近我正处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忙得不可开交。当你这样取笑我的时候,我感到很不舒服和悲伤,而且这样对我们的关系没有任何益处。我希望下次你能够更直接地告诉我你的感受。」在这个情况下,我的求助人没有对那位欺凌她的人道歉,亦没有说出过分顺从的话。她以尊重的态度来体谅对方的感受,以及果断地与他建立适当的界限。当然,一个人能否在团体中说出这样的话,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如果他或她未能如此自信地作出应对,那么最好就是以忽略的态度来面对,而非过于顺从或不停道歉。

在上述的情况中,我们可以透过觉察自己自动反应的倾向来学习停止不断向那些拥有自恋特质的人道歉或逃避与他们接触。当我们能够理解到这类型的人的某种表现实际上与其内在的心理问题有关时,便能够尝试学习与他们建立联系而不是直接断绝关系。透过这样做,我们还有机会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更具适应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