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临床心理学家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期间改变求助人大脑中的神经网路,从而减轻症状或作出行为上的改变。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上的体验是由透过大脑中的两个过程作为中介,一个是神经过程,也就是我们基因构成和进化的过程。而另一个过程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互动,大脑中的回路会不断地形成和发展。事实上,人类的大脑会透过我们与他人正面和负面的互动而不停地发展。

假如一个人在童年发展的时期被剥夺或受到虐待,他或她的大脑神经网路可能会发育不良、无法调节或被瓦解。这有机会导致出现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等。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成长,在生活中有不同的体验和刺激物,他或她的神经网路便会更加丰富,亦能得以调节和整合。这个人的情绪会更加稳定,并且有能力应对不同的压力和挑战。

事实上,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养育关系,它能够为大脑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近年的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断地透过体验和学习,神经回路有可能持续地发展。而临床心理学家和求助人之间建立培育关系的经验,有助求助人的大脑开发了新的神经回路。例如,对于一位难以调节情绪的求助人来说,治疗师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就调节情绪起到示范作用。当求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负面情绪,并被临床心理学家成功调节时,他便学会了必要的情绪调节技能,这种临床心理学家和求助人之间的互动便能充分丰富求助人大脑的神经发展。

对于那些拥有创伤经历并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求助人而言,他们大脑中的神经网路可能已经瓦解,因此在行为、情绪、感知和认知之间缺乏连系。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会帮助这类型的求助人把这些不同的神经网路在大脑中整合,让行为、情绪、感知和认知之间的神经网路整合和互相交流。

临床心理学家所进行的心理治疗能够从脑神经科的角度来理解,事实上,心理治疗能够有助发展求助人的大脑、整合神经网路和增强神经可塑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可以治疗我的家人或朋友吗?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经常因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其他问题(例如工作压力)向我作出谘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时有人向我作出请求,希望我为他们的伴侣或密友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我通常会礼貌地拒绝他们的请求,并尽力转介有类似背景的专家为他们提供心理治疗服务。为什么在提供心理治疗时保持适当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么例外的情况下,心理学家能够同时与某人建立多重关系?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