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面对眼前的各种困难,我们更需要觉察自己的「内在声音」去应对挑战

生活无疑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转变也许令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些外在环境因素,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或是改变,面对着眼前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

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和焦虑感觉,很容易令人企图拼命控制和寻找确定性。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失业率持续上升的环境下,只有不停加班工作争取表现才能不被解僱。有些人为了时时刻刻紧贴国际时事或是疫情的发展而频繁地查看手机的最新资讯,甚至每晚都是拿着手机不自觉进睡。有些人可能认为避免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拒绝所有社交活动,留在家中。面对不同方面的压力,我们难免会感到徬徨,甚至有可能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认知谬误,思考方式变得非黑即白。

你每天有花时间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吗?在用餐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狼吞虎咽地吃饱就足够了,脑海内都只想不停想着工作的事务,并没有好好品嚐食物。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有些人习惯快步行走,从没有细心留意身边的事物。有些人在生活作出决定时总是事事以他人优先,忽略自己真正的意愿和需要。事实上,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往往忽略自己的「内在声音」和照顾自己的需要。「内在声音」可能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又或是对于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事物因为其他外在的因素而感到矛盾。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从电话得知自己的好友被解僱时,便为自己正在品嚐美食而感到内疚。而事实上,这个人在工作上亦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已经连续十天没有休假了,只是刚好在休假时为自己安排一个饭局来放松一下。但是,由于她的「内在声音」对自己作出了批评,指责自己不应该在好友伤心时享受假日的时光,让她感到自责和伤心。

我们很容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忘记了「自己」,特别是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也许繁忙的工作让我们透不过气,但是我们需要作息定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身体健康。也许疫情仍然未受控令我们害怕受到感染,但是我们仍然能维持有限的社交活动与挚亲联系,例如透过网上见面。面对眼前的挑战,我们需要学习客观、不带批判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情绪,例如透过静观练习来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自我觉察对于提升我们整体生活的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人比自己在照顾自己和管理生活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尝试优先考虑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有机会从自我探索中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好让自己更能制定实际的策略来应对挑战。

就让我们培养自我觉察,多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每天花点时间与自己好好相处,把自己先放在第一位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劫后重生」如何告诉我们在面对第三波疫情时需要保持韧性?

当我想到香港人在面对第三波疫情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电影「劫后重生」(Cast Away)。这套电影于二零零零年上映的,讲述一个人在飞机失事后拼命地在一个无人岛上生存了四年。在电影中,Chuck Noland (Tom Hanks饰)的未婚妻期待他会在除夕回来,但可惜最后这个想法落空了。在第三波的疫情爆发前,我们对疫情好转或稳定下来的期望被破坏了。这种不能预测并转坏了的情况可能会打击了我们,令我们感到十分无助。

电影《 灵魂奇遇记 》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吗?

相信不少已经看过《 灵魂奇遇记 》这出动划的人都觉得它十分有启发性及令人感动。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为爵士乐的表演者,当他在试镜中被爵士乐传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选中成为表演乐手后,因过度兴奋而意外地掉进马路的深坑。Joe的灵魂最终出现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里遇到了22号,22号是一个对地球生活完全没有渴望和没有生命火花的灵魂。在22号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寻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与Dorothea Williams一起进行了演奏。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实现了自己的长期愿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22号利用Joe的身体经历了一趟短暂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间和经历,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慾望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奥运会提醒我们与世上众生的连系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观看奥运会各项的比赛项目,而东京奥运会亦在8月8 日顺利闭幕。在闭幕礼上,各国的选手都在台上一起庆祝,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在奥运会的十六天里,我们都乐于支持代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当我们观看比赛和阅读比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时,透过欣赏人性、爱和希望,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增强了连系。除了庆祝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奖牌得主获得成功外,我们也对那些没有在赛事中取得胜利的参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些选手即使没有赢取比赛,但是在过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来参加今次的奥运会。我们如何能够继续培养这种与世界上众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