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面对眼前的各种困难,我们更需要觉察自己的「内在声音」去应对挑战

生活无疑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转变也许令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些外在环境因素,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或是改变,面对着眼前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

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和焦虑感觉,很容易令人企图拼命控制和寻找确定性。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失业率持续上升的环境下,只有不停加班工作争取表现才能不被解僱。有些人为了时时刻刻紧贴国际时事或是疫情的发展而频繁地查看手机的最新资讯,甚至每晚都是拿着手机不自觉进睡。有些人可能认为避免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拒绝所有社交活动,留在家中。面对不同方面的压力,我们难免会感到徬徨,甚至有可能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认知谬误,思考方式变得非黑即白。

你每天有花时间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吗?在用餐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狼吞虎咽地吃饱就足够了,脑海内都只想不停想着工作的事务,并没有好好品嚐食物。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有些人习惯快步行走,从没有细心留意身边的事物。有些人在生活作出决定时总是事事以他人优先,忽略自己真正的意愿和需要。事实上,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往往忽略自己的「内在声音」和照顾自己的需要。「内在声音」可能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又或是对于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事物因为其他外在的因素而感到矛盾。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从电话得知自己的好友被解僱时,便为自己正在品嚐美食而感到内疚。而事实上,这个人在工作上亦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已经连续十天没有休假了,只是刚好在休假时为自己安排一个饭局来放松一下。但是,由于她的「内在声音」对自己作出了批评,指责自己不应该在好友伤心时享受假日的时光,让她感到自责和伤心。

我们很容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忘记了「自己」,特别是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也许繁忙的工作让我们透不过气,但是我们需要作息定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身体健康。也许疫情仍然未受控令我们害怕受到感染,但是我们仍然能维持有限的社交活动与挚亲联系,例如透过网上见面。面对眼前的挑战,我们需要学习客观、不带批判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情绪,例如透过静观练习来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自我觉察对于提升我们整体生活的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人比自己在照顾自己和管理生活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尝试优先考虑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有机会从自我探索中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好让自己更能制定实际的策略来应对挑战。

就让我们培养自我觉察,多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每天花点时间与自己好好相处,把自己先放在第一位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